大别山这一带是个好地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大将军县,其中有有五个就在大别山区!

其中湖北红安县有开国将军60人,是中国第一将军县;安徽金寨县有开国将军59人,是中国第二将军县;湖北大悟县有开国将军37人,是第七将军县;河南新县有开国将军36名,是第八开国县;安徽六安县(现已经不复存在)有开国将军34名,是第九开国县。

如果再加上有着中国将军第一乡支撑的湖北麻城的乘马岗镇(26名开国将军),大别山地区产生的开国将军足足有252名。

开国将军:指的是1955年至1965年间,被授予将军衔的人,其中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十大将军县:开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十个县,其中湖北红安60人,安徽金寨59人,江西兴国56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5人,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6人,安徽六安34人,湖南浏阳30人。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十大将军县,基本都和一些早期革命活动相关。

第一将军县红安县,便是黄麻起义的爆发地点(黄指的是黄安,后来改名为红安,麻指的是麻城);

第二将军县金寨县也不简单,是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红军第一县(有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在境内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则是鄂豫皖边区的中心;

第三将军县兴国县,曾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红军长征的12个师,有7个师是从这里出发的;

第四将军县平江县和第十将军县浏阳是平江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覆盖范围;

第五将军县吉安县和第六将军县永兴县,位于井冈山附近,我想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井冈山会师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十万工农下吉安大家应该也都听过!

第七将军县大悟县,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长期驻扎的地方;

第八将军县新县,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金寨一样);

第九将军县六安县,当年的县级市六安市早在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早在1999年被划分地级市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当年的六安县是红四方面军的活动区域之一,和金寨县很近!

关于金寨为什么能成为开国将军县,在上面简单的介绍了,这里不在赘述!另外,在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域划分中,原属于河南商城的一部分地区被划到金寨,这也让金寨在开国将军的人数是涨了一些!

开国上将洪学智,原本属于河南商城人,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之后,变成了安徽金寨人!洪学智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授予上将军衔,被称为“六星上将”!

金寨有开国上将1名,开国中将4名,开国少将54名。金寨能成为第二大将军县,也是名符其实,在建立新中国的道路上,金寨全县有超过10万参军,活下来的人很少,解放后被追人为革命烈士的就有1万多人,可谓是用鲜血浇筑的荣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