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苏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前锋抵达维斯瓦河;西线的英美盟军也已经解放了巴黎,经过阿登战役的洗礼后,前锋突入了巴伐利亚。德国法西斯政权的覆亡结局已不可避免。

3月19日,希特勒对军备部长斯佩尔说:“如果输掉这场战争,也将输掉人民。因此我们需要执行焦土政策——所有的军事、交 通、新闻、工业和后勤设施及领土内一切建设,只要可能为敌 人利用,应一概销毁。”斯佩尔警告希特勒此举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作法将毁灭人民生活的根基。希特勒阴鸷地说:“我们现在不能花费更多的精力关心居民。胆小懦弱者不足以怜悯,他们也应该被清除。”德国最优秀的人都已经战死了,不再是曾经的德意志民族了。

(希特勒的末日:帝国毁灭)

斯佩尔有选择性地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加上盟军的快速推进,使得疯狂的“焦土政策”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实施,不然如今可能就看不到德国了。斯佩尔因为此功,原本要备判为死刑的他被改判为十年有期徒刑。对于德国人而言,斯佩尔的一念之差,当真功德无量。

德国尚武、精进的民族脊梁,在二战中被彻底打断了。一战时,德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德国根基尚在,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被军官团成员延续了下来。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长本身就是普鲁士军官团成员,他大幅提升了德国军官的待遇,并且利用和平年代练兵的方式,组建了一支40000多人的军官队伍。希特勒能够快速组建起德国国防军,以及在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所向披靡,不是没有缘由的。德国人在一战后就已经在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准备复仇了。

(普鲁士军官团保存了德国复兴的机会)

与一战结束时,德国尚有600万军人复员,二战中德国几乎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死伤更为惨重。战前德国、奥地利、东欧德意志族人口共约8500万,而战后东、西德总共才5500万(西德4000万,东德1500万),奥地利人口600万,至于东欧国家的德意志居民都被驱赶到德国境内。因此,德国在二战中的人口损失约2400万人。虽然有很多版本的数字,但是德国人的伤亡总数在2000万以上,是确切无疑的。由于希特勒政府拒绝前线德军投降,因此德国军队的阵亡率很高。这些被誉为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的群体,几乎都被消灭在苏德战场。这也是希特勒认为德国人中最勇敢的精英阶层都已经战死了,余下的人们已经不具有向死而生的铁血精神的德意志民族了,因此他才没有顾忌地下达了“焦土政策”的命令。

战后,盟军法庭彻底清算了德国法西斯政权,在国土、赔偿、法律、道德、文化等多方面,全方位禁止、限制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复兴。整个欧洲被设计成一个牢笼,要困住德国。美国更进一步,德国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接受了美国海陆空军进驻。美国借此机会大兴土木,把自己国门的防线扩建到太平洋。70多年过去,美军虽大大缩减了在德的驻军,今天仍有大大小小100多个美军基地遍布德国。法律上,美军基地是德国领土,美军只是客人而已。可实际上,主人想闭门谢客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美军驻德基地)

现代的德国,已经在法理、精神、国家荣誉、国民意志等各个方面被盟军严厉打压,普鲁士龙兴之地被作为俄罗斯飞地,遍布导弹,如以中国的风水学来看,俄罗斯是以镇国重器压制着德国的复兴势头。

法国和英国表面上与德国同气连枝,实际也并非如此,他们也是各有各的盘算。法国像一个瘦弱的骑士想骑着德意志这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冲击世界大国,英国则想继续实行“大陆均势”,免于自己被边缘化。所以法国与中欧的其他国家,如波兰、捷克等国家大力发展友好关系,即是在德国后背安插眼线;英国则在欧盟问题上处处与德国为敌,阻止德国借由欧盟整合欧洲大陆。

对德国而言,德国之所以能够拥有搅弄风云的力量,并非德国一家所能办到。如同日本野心勃勃的“大陆政策”,德国也有他们的“中欧政策”。整合中欧,形成一个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强权,是德国冲击世界霸权的基础。在一战中,德国联合了奥匈帝国,具备了对西欧和东欧的绝对优势,德国据此才敢于铤而走险。

(中欧帝国成为法国的噩梦)

一战结束后,英法两国对战后中欧局势安排失当,没有保留住奥匈帝国,使得中欧没有地区强权。英法扶植起来的波兰根本不足以成为战略级盟友。这样,使得德国在半年内就轻易地接收了中欧地区原本属于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包括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等国。德国的整合速度之快,超出了世界列强的预期,这都是由于中欧地区权利出现权利真空的结果。德国直辖下的中欧地区,为德国在二战中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基地、战略物资、战略腹地,这是希特勒敢于同时发动对苏、对美作战的最大底牌。

(希特勒轻易完成了中欧帝国的建设)

可是如今,美国的军事存在已经遍布中欧地区,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都加入了北约,成为了美国的马前卒。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美国继承了德国此前一直希望建立的中欧帝国,乃至于美国所建立的帝国更为强大,因为以海权为主的美国,将整个美洲和大西洋作为了他的战略腹地,中欧地区的120万平方公里,成为他的战略前沿。

在这样的国际大格局中,德国这样一个缺少了战略腹地的国家,难以有更大的作为,甚至在冷战期间,德国一直过的如履薄冰,因为但凡有一点战略误判,德国就将成为东西方阵营的战场而粉身碎骨。

(德国如今只是美国的一枚棋子)

历史上风头一时无两的大帝国,很多都已经泯然众人,甚至消失在滚滚历史红尘。德国留有一个尾巴,能够岁月静好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君不见蒙古帝国冠绝一时,如今蒙古国不还在啃沙子?至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国家,早已不见了踪影。

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能够长期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际重要玩家,目前为止,也只有种花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