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郭松龄之死,冯玉祥非但没有救,而且还在郭松龄的背后狠狠的踹了他的屁股一脚。

以冯玉祥的人设来说,不救郭松龄才是最真实的冯玉祥。如果冯玉祥真救了郭松龄,那冯玉祥也就不是冯玉祥了!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各路大小军阀们为了利益相互倾轧,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实在算不得什么事,就比如说马步芳为了夺取青海的统治权可以对自己的亲叔叔下毒手;刘文辉为争夺四川的统治权和堂叔刘湘大打出手。

但是整个民国时期,把倒戈当成家常便饭的军阀,冯玉祥和他手下石友三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但凡能占据统治地位的势力,冯玉祥是挨个倒戈,一个没有漏。

滦州起义倒清;护国运动倒袁(袁世凯);武穴停兵倒段(段祺瑞);北京政变倒直(曹琨、吴佩孚);反奉战争先倒张,再倒郭(张作霖、郭松龄);中原大战倒蒋(蒋介石)。

先跑开别的不说,只说一下倒奉战争。

倒奉战争是由奉系军阀中的实力派人物郭松龄发起的战争,旨在夺取张作霖在东三省的地位。

表面上来看,郭松龄之所以要发动倒奉战争,是因为张作霖和日本人做生意,购买军火发动战争,郭松龄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才不得已倒奉。

但实际上,郭松龄之所以倒奉,可没有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郭松龄倒奉,实际说因为一己私欲。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大胜,但是功劳却被杨宇霆等人夺走,导致郭松龄心生怨恨,决心推到张作霖,铲除杨宇霆。

郭松龄在倒奉之前,和冯玉祥、李景林结成了三角同盟,共同对抗张作霖。

但是实际上,冯玉祥可不是真心想要帮助郭松龄打倒张作霖,只是想浑水摸鱼。

当郭松龄大军北上,和张作霖大战之时,冯玉祥看到可乘之机,突然率兵偷袭盟友李景林,意图夺取李景林的地盘,直接导致了李景林向张作霖求和,让郭松龄失去了退路,最终兵败被杀。

所以说,在冯玉祥的眼中只有利益,什么仁义道德都是扯淡。他根本就不可能去救郭松龄,他只想趁火打劫,谋求利益,顺便把郭松龄往火堆上推了一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