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圍殲舌尖上的隱患!一場戰役在湖北打響 將持續半年

6月,爲期半年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拉開序幕,這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自成立以來部署的首次全國集中行動。

“務必排查到每一個食品藥品生產加工企業和銷售場所,排查到每一個餐飲店和學校幼兒園食堂,排查到每一個食品藥品流通、消費環節……”一場圍殲舌尖隱患的戰役在湖北打響。

保健品在會銷場所“隱身”

時間:6月20日上午

地點:孝感市孝南區

排查重點:食品、保健食品是否證照齊全,是否涉嫌誇大宣傳等

9時,由孝感市食藥、工商、物價、公安等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來到位於城站路的四季假日大酒店。

9樓是德聖健康諮詢服務部辦公地,內設一間小型會場。一場講座戛然而止,臺下四五十名白髮老者一臉茫然,有的臉上還貼着面膜。

“蝦青素面膜,祛老年斑的!”一位77歲的爹爹稱,講課持續5天,每天送一片面膜,至於講課內容,就是宣稱蝦青素膠囊改善血管功能等。老人坦言,自己經常買保健品,家裏已囤了一整箱。

會場並未堆放產品,貨架上只擺放着“蝦青素軟膠囊”“紅曲三七丹蔘膠囊”兩款樣品,會員價分別爲1080元/盒、546元/盒,且有保健食品專屬的“藍帽子”標識。不過,根據“蝦青素軟膠囊”外包裝上的批准文號,執法人員查閱其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發現,有效期至2017年5月13日,而該膠囊的生產日期卻爲2018年1月3日。

“有新的文號,只是沒向廠家索要。”公司負責人解釋,現場卻無法出具。對此,執法人員要求儘快提供有效憑證,否則視爲無證產品。

10時20分,執法人員來到三汊鎮紅瑞樂邦健康生活館。

生活館實爲可容納100多人的會場,每張座椅上鋪着“玉石坐墊”,館方稱“不銷售”,牆上卻貼着坐墊海報及產品註冊查詢路徑。貨架上的“蜂膠軟膠囊”和“膠原蛋白肽”證照倒是齊備,館方卻表示“只作宣傳,尚未售賣”“老人們來這兒只是唱唱歌、做做操”。

“主辦方並不在現場堆放、售賣保健品,有些證據很難固定。”孝感食藥監局副局長周志文表示,執法人員索取了上述產品的音視頻宣傳資料,進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誇大宣傳、欺詐消費等行爲。

捕捉用藥不安全“苗頭”

時間:6月21日

地點:棗陽市區

排查重點:中藥飲片是否以次充好,化學存儲是否合規等

一大早,棗陽市食藥局藥品科帶隊,從各監管所抽調執法人員組成排查專班,直奔市區各藥店。

“這袋五加皮氣味這麼香,不會是香加皮冒充的吧!”在北城區康盛大藥房,執法人員劉毅警覺起來,“抽樣,帶回去檢驗!”

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店存放化學藥品的陰涼櫃沒有開,現場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

“氣溫越高,用藥安全的隱患就越大。”市食藥局副局長徐超如說,“藥店是藥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僅要用經營規範來管好藥品,更要用責任心來確保安全。”

下午2時,市食藥局接到市民投訴,反映某品牌黃芪中藥飲片標稱可治療糖尿病,服用一段時間後不僅病情沒有改善,還貽誤了最佳治療期。專班排查組決定對全市250家藥店展開排查。

“超出藥典規範宣稱主治功能的藥品是現階段嚴查的重點,像黃芪,就不能標註能治糖尿病。”在執法現場,執法人員對少數藥店的不合規黃芪要求下架,並立案查處。

據悉,爲使監管重心前移,棗陽食藥局實施藥品安全隱患提醒警示工作機制,對可能影響藥品安全的苗頭,下達警示告知書,防範於未然。

每一罈酒都有“身份標籤”

時間:6月22日上午

地點:利川都亭街

排查重點:白酒小作坊是否辦理許可,餐飲服務單位是否銷售無合法來源的散裝酒

“你們的散裝白酒從哪裏購進?”上午9時,利川市都亭食藥監所所長夏維高帶領5名執法人員,對耍樂堂餐飲服務公司進行現場檢查。

“瞧,都有標籤和進貨憑證。”公司負責人呂琴一邊拿出供貨商的資質複印件,一邊指着標籤示意執法人員。標籤上,每壇酒的來源情況、生產日期、原料及酒精度等信息都一目瞭然。

據夏維高介紹,針對當地散裝白酒銷售無記錄、來源無票證等亂象,利川市食藥監局規定,凡散裝白酒銷售者,必須製作白酒“身份標籤”,標註相關信息。

10時40分,爲了覈實信息的準確性,執法人員“按圖索驥”,來到郭介然酒廠。

這家酒廠紅磚白牆,製作間整潔寬敞,工人們統一身穿白色制服。“以前,那是陰暗的房間、黑乎乎的牆面、污水橫流的地面……”酒廠負責人郭介然笑道,“現在酒廠辦了許可,管理提檔升級,一隻蒼蠅也飛不進來。”

執法人員點點頭,再次提醒郭介然:“白酒小作坊只能生產固態法白酒,不得采購原酒或食用酒精生產加工白酒。”

據悉,當地289家白酒小作坊獲取生產加工許可,其餘白酒小作坊也掀起升級改造的高潮,該拆遷重建的拆遷重建,該換設備的換設備,該改場地的改場地……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崔逾瑜、通訊員李浩然、郝力)

(責任編輯:陳莉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