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電影中這句略帶調侃的臺詞,佐證了當前愈演愈烈的“人才爭奪戰”狀況。

最近幾年,爲了招才引智,全國20多個城市紛紛放出招納人才的福利,各地相繼出臺了落戶的寬鬆政策,鼓勵大學生,優秀社會人才落戶到本地。

最近呼和浩特,更是放寬政策,全日制中專以上的大學生畢業生“零門檻”落戶呼和浩特,落戶門檻從本科降低到中專;落戶門檻從本科降低到中專;並且全市298家企事業單位將引進745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

連綿不絕的“人才爭奪戰”,正顯示了我國已進入由“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變,“人才爭奪戰”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的不斷發展。

機遇:

一,人才的引進將提高當地人力資本,改善人口結構,有利於推動當地經濟增長。如果一些引進人才帶來了新技術、新產業,甚至會較快發生作用。

作爲高層次人才的補充。他們的到來將會補充現有幹部隊伍,改變幹部隊伍的結構,特別是在改變年齡結構、文化結構方面將起到巨大作用。

二,引進人才將擴大房地產需求,對房地產市場會有提振作用。

三,從短期看,由於大量人才引進,需要兌現對人才的承諾和改善公共服務,因此會加大財政支出;但從長期看,由於人才會帶來就業、消費和稅收,擴大經濟總量,最終會改善財政收入。

風險:

一,搶人才不是目的,能留下來纔是關鍵。

讓人才爲城市發展發揮作用才應該是城市搶人才的初心。但是讓人才真正留得下,並不是僅僅有大幅度的吸引政策就可以解決的,還要考慮能不能用好人才同時爲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二,人才戰爭對城市低學歷羣體的衝擊,應當把人才定義得更爲廣泛一些。

在清潔工和普通打工者的立場上,認爲各地以學歷爲門檻的落戶、住房優惠政策,某種程度上是對城市其他低學歷羣體的“歧視”。而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又恰恰與這些人口相關,所以在引進人才的同時,需要考慮的是城市低學歷羣體的就業、落戶等相關工作。

如果僅僅把人才定位於學歷技術,而忽視了城市各方面的實際需求,會導致引進的人和崗位的脫節,反而不會給城市帶來活力。隨着越來越多高學歷人口的進入,也會需要更多的從事簡單勞動的人口提供互補性服務,這是城市發展的規律。因此各地在接下來的實踐探索中,應當把人才定義得更爲廣泛一些。

三,人才能不能盡其用,要尊重市場規律。

人才競爭也可能導致全方位的孔雀東南飛,造成中西部、中小城市的人才流失,加劇人才不平衡的局面。還有可能出現盲目攀比,爲搶而搶,重搶不重用的情況,造成人才和各類資源的浪費。

一方面要對大城市的人才競爭行爲有所引導,要其有所爲有所不爲;另一方面要根據城市發展的各種行業需求來確定人才引進標準。制定城市政策,要考慮到城市的需求,也要考慮到城市的服務質量,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