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報刊文摘》上轉載了《杭州日報》9月26日的一條消息,說杭州一位5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因拉肚子導致腎衰竭、尿毒症,醫生說她因不拉肚子導致體內大量水分丟失,腎臟“缺水”,導致腎功能損傷。這使我想起幾年前我會診的一位病人……

那是一位40歲的農村青年,平素身體健康。一次他幫別人家蓋房,收工後和幾位工友一起在一家餐館喝了點兒酒,喫了一些豬頭肉。結果,晚上幾位工友都鬧開腹瀉。到醫院一檢查,說是腸道感染,給了一些藥,就回家了。大約2周後,這位農村青年出現尿少、浮腫及出血的症狀再次到醫院就診,診斷爲腎衰竭,輾轉到北京某醫院,並請我去會診。我根據患者腹瀉病史、腎衰竭及血小板減少等臨牀表現,初步診斷他是腸道感染導致的“溶血尿毒綜合徵”。後來,醫院爲患者進行了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血清大腸桿菌O157抗體陽性。最終證實了我的診斷。

一個平平常常的拉肚子小病爲什麼會導致這麼嚴重的併發症呢?除了杭州日報說的腹瀉導致人體大量水分丟失,體內血容量不足,腎臟缺血,導致腎損傷以外,“溶血尿毒綜合徵”是感染性腹瀉常見的併發症。

1955年9月,一位德國醫生加瑟(Gasser)發現5例兒童發生一種致死性嚴重疾病,主要表現爲急性腎衰竭、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因此被命名爲溶血-尿毒症綜合徵(haemolytic-uraemic syndrome,HUS)[1],也有人稱其爲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2]。當時加瑟醫生並沒有把它與其他疾病相關連,但後來發現,溶血尿毒綜合徵的發生多與腹瀉有關,尤其常常併發於大腸桿菌感染和細菌性痢疾。

溶血性尿毒綜合症通常發生於腹瀉開始後的4~9天,常常在腹瀉停止後發生,而且發病很突然,數小時內即有嚴重表現,包括溶血性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及出血傾向等。最常見的表現是黑便、嘔血、無尿、少尿、血尿、水腫、痙攣和全身出血現象。有可能導致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長期腎透析或腎移植。病死率很高,一般在30%~40%,在不發達的地區,甚至可高達70%~80%。在2011年德國的一次大腸桿菌O104腹瀉流行中,3000多人感染,800多人併發了嚴重的溶血尿毒綜合徵,至少39餘人死亡,病死率近5%[3]。這種綜合徵還可以發生在腸炎、痢疾、肺炎和許多細菌、病毒感染之後。

因此,可別小看了拉肚子!腹瀉嚴重的病人一定要到醫院診治,水分丟失過多的患者要給予適當補液,腹瀉後如果出現尿少、浮腫等症狀要警惕“溶血尿毒綜合徵”,立即到醫院就診,告訴醫生腹瀉的病史,請醫生幫助診斷。

References

[1] GASSER C, GAUTIER E, STECK A, SIEBENMANN RE, OECHSLIN R.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bilateral necrosis of the renal cortex in acute acquired hemolytic anemia].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55. 85(38-39): 905-9.

[2] SANSONE G, BUFFONI L, ROSSO C.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Moschkowitz syndrome) in a child. Clinical, hematological and histo-anatomical contribution]. Pathologica. 1961. 53: 161-80.

[3] Bielaszewska M, Mellmann A, Zhang W,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associated with an outbreak of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in Germany, 2011: a microbiological study. Lancet Infect Dis. 2011. 11(9): 67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