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港交所新修訂的《主板上市規則》發出的那一刻,就註定了2018年將是醫藥企業赴港上市的絕好時機。要知道,2017年的醫藥板塊可謂是港股牛市的“門面”。正因經受住了歷史驗證,這個朝陽產業也成了當紅炸子雞。

作爲朝陽產業的中的一員,頭頂“中國最大的雙黃連類感冒藥製造商”及“華潤戰略投資合作伙伴”雙頭銜的福森藥業(01652)預計將於6月28日啓動招股。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此舉也意味着福森藥業有望坐穩港股感冒中成藥第一股。在中成藥稀缺的港股市場中,福森藥業究竟值不值得我們投資者打新,是否會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不妨,跟着智通財經APP從感冒類中成藥市場、業績數據中找答案。

感冒類中成藥市場潛力巨大

感冒肆虐曾屢次給人類帶來威脅。20世紀初葉,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殘酷的戰爭造成了1500萬人喪生,大半個歐洲在炮火中成爲廢墟。當飽受摧殘的歐洲大陸尚未歷盡劫難,人們都在期盼和平曙光即將降臨之時,一場傳染性感冒卻成爲壓倒人們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受感染人數幾乎是全球人口的1/4,奪走了4000萬條無辜的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死亡的人數竟高出幾倍。近年來,流感在我國也多次爆發。2017年入冬以來,中國流感活動水平快速上升,多地醫院門急診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據中國疾控中心信息,2018年我國整體的流感流行水平明顯高於往年,是近幾年來流感流行最爲嚴重的一次。

疾病的無情,也讓醫生、科研人員越發重視藥物研究,以求健康。而我國作爲一箇中藥歷史大國,在衆多疾病治療領域,因安全、標本兼治等因素,中藥往往佔比都較大,比如感冒類中成藥。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感冒類中成藥市場爲整個中國感冒藥市場的最大分部,按批發價值計,估計2017年佔整個中國感冒藥市場約68.5%。並且,此類中成藥市場由2012年的人民幣142億元(單位下同)增長至2017年的23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0.8%,超越整個中國感冒藥市場的增長。預計未來五年,其複合年增長率爲10.1%。

符合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雙位數,其主要源於幾個推動因素:

一是中成藥行業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得到認可。隨着開發及生產技術進步,中成藥產品變得更安全有效、可大量生產及容易服用,因而爲病人提供更多治療感冒的選擇。

二是老生常談的人口老化問題。目前,我國65歲或以上的人口約1.58萬人(或佔總人口11.4%),因爲老年人口因身體狀況虛弱及免疫系統衰退而較易染上感冒,所以需要預防及治療感冒。因此,鑑於人口老化加速的趨勢,感冒藥的需求預期將持續增長。此外,近年大規模流感頻頻爆發,感冒藥成爲家庭生活的常備消費品。

三是健康意識提高及購買力增加帶來的促動。大部分感冒類中成藥於零售市場有售,隨着對更優質生活的需求上升及病人的購買力因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而增加,感冒類中成藥的應用預期將於未來有所增加。

除市場本身在擴容外,國家的政策也在“傾斜”感冒類中成藥。比如CFDA2012年9月頒佈的《關於加強含麻黃礆類複方製劑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對含有麻黃生物鹼的複方製劑實施嚴格的銷售限制。感冒類西藥可能含有麻黃生物鹼的複方製劑,如此一來就會明顯減低了病人取得相關複方製劑的機會。另外,隨着近年國家加強對抗生素使用的限制,因此中成藥感冒藥有望獲得更普遍的使用。

所以,從多種維度來看,感冒類中成藥的機會絲毫不小,尤其是雙黃連。該配方自1960年被髮明後,因具有更佳藥效及較少副作用等優勢,便一直是感冒類中成藥的明星藥物。

數據顯示,就單單一個雙黃連口服液,按2017年的批發價值計,就佔了整個中國感冒類中成藥市場約4.6%的最大市場佔有率。其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1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0.84億元。

福森藥業成市佔率、業績“雙料王”

一個雙黃連口服液一年就能賣出近11個億,可想而知,若加上其餘雙黃產品,其市場規模無疑值得期待。當然,投資者可能會問,儘管該類市場增長潛力較大,但競爭也十分激烈。

其實,感冒類中成藥市場當前處於高度分散狀態,按2017年的收益計,十大市場業者佔整個市場約40.1%。而在十大市場業者中,沉浸該行業15年的福森藥業則排名第八,市場佔有率爲2.9%。此外,福森藥業按2017年的收益計爲河南感冒類中成藥市場的最大市場業者,市場佔有率爲34.6%。

市佔率排名前列,主要歸功於福森藥業的渠道,畢竟在醫藥領域中,“渠道爲王”的例子已比比皆是。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截至2017年,該公司擁有廣泛的全國銷售及分銷網絡,網絡由1647家經銷商及169名直銷客戶(主要是連鎖藥店)組成,合作關係多爲中長期型關係,並且均由駐於總部及17個城市的257名銷售代表監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向經銷商的銷售於各年佔收益的97.0%、95.9%及96.2%。

經銷商隊伍龐大,在有效控制下,其渠道網絡也覆蓋到了全國31個省份、自治區及直轄市中的30個。簡單來說,我國最發達的幾大經濟區域,福森藥業全部實現了覆蓋。實力的確較強。

渠道的擴張也直接給福森藥業帶來了優厚的業績。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綜合收益由2015年的3.68億元增加19.9%至2016年的4.42億元,到2017年,其收益進一步增加2.4%至4.52億元。而毛利由2015年的1.73億元增加28.2%至2016年的2.22億元,後增加13.4%至2017年的2.51億元。毛利率直接從2015年的47.0%增加到了2017年的55.7%。

業績之所以一年能上一個臺階,其多歸功於雙黃連感冒藥。2015年、2016年及2017年,銷售雙黃連口服液及雙黃連注射液賺取了福森藥業收益的79.6%、81.6%以及77.4%。

具體來說,雙黃連口服液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的分部收益爲6741萬元、1.19億元以1.28億元;雙黃連注射液因中藥注射劑問題有些起伏,分別爲5998萬元、5138萬元、5894萬元。但注射總體上,處於穩定發展並回暖狀態。

該公司在雙黃連類藥佔據領導地位的另一個因素是具備資源優勢。金銀花是雙黃連藥物最主要的原材料。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所在地河南淅川縣是中國金銀花主產地,2017年淅川以1960噸的雙黃連產量位列全國第三。因此,優質、足額的原材料供應是公司業務的另一強大“護城河”

除了雙黃連類藥之外,公司積極在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婦科領域進行佈局,如主治腦供血不足的鹽酸氟桂利嗪已佔據行業前三的市場份額,主治貧血的複方硫酸亞鐵顆粒佔據市場統治地位。近年來,非雙黃連產品增長迅速,未來隨着等主治心血管疾病的生脈飲及消栓口服液等新產品的推出,公司業績將穩步增長。

華潤戰略投資,打開廣闊合作空間

2017年12月,華潤醫藥基金以9000萬元人民幣入股福森藥業獲得10%股權比例,上市後華潤醫藥基金股比爲7.5%。華潤基金的戰略投資爲雙方合作帶來較大想象空間,畢竟華潤具備全國首屈一指的醫藥分銷業務,有望協助福森醫藥進一步擴展銷售網絡,爲公司業績增長保駕護航。

2018年公司與華潤醫藥商業集團以及九州通醫藥集團簽訂了策略性框架協議,加強雙方關係及合作。除華潤之外,九州通是另一家領先的醫藥分銷集團,其在三四線及縣級城市的“第三終端”擁有領先的銷售網絡和渠道滲透。有了與行業分銷巨頭合作的加持,福森藥業業務預期穩定增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

發行估值最具吸引力

神威藥業(02877)是港股上市的主要治療感冒及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藥製造商。在行業需求及業績增長的帶動下,公司股價由去年底的不到7港元翻倍增長至目前的15港元上下,目前價格對應2017年業績的市盈率大約23倍。此外,中國中藥、同仁堂等港股上市的中成藥公司對應2017年利潤的市盈率倍數也都在20倍以上。

與同業相比,按照2-3港元的發行區間估算,福森藥業的發行價格對應2017年淨利潤的市盈率在12-18倍,從發行定價的角度來看,公司上市後股價有極大上升空間。從招股書看,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3.6%,在市場需求帶動下雙黃連產品的銷量和價格均同比增長,業績的增長帶來更大的安全邊際。

綜上所述,在感冒類中成藥市場愈發壯大以及被認可的背景下,福森藥業完全有望憑藉強勢的市佔率、優質的財務造血能力,坐穩港股感冒中成藥頭號寶座。在渠道優勢以及中草藥供應的強大“護城河”基礎上,公司最具備吸引力的還有明顯低於同業標準的發行估值,爲投資人留有較大的安全邊際。因此,還是早點備好資金,爲其打Call吧。(田宇軒/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