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源:平時喫的太雜、太亂,攝入太多添加劑,就會在身體裏形成血毒,尤其肝臟解毒功能差的人。我們將毒素分爲氣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七種,同時介紹一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生活中垃圾需要及時清理,身體也一樣,如果放任體內廢棄物堆積,就會形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毒素堆積過多,會出現呼吸、消化、泌尿等多系統疾病。我們將毒素分爲氣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七種,同時介紹一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1、氣毒

來源:氣毒可源於外來或內生。外來指的是我們呼入受到污染的空氣。一個人每天會吸入大約1000升的空氣,許多細菌、病毒、粉塵也會隨着空氣進入體內。內生則指的是我們正常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表現:頭暈,呼出的口氣有異味。長期積累可能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肺炎,甚至肺癌等。

調理方法:每日早晚選空氣相對質量好地方進行深呼吸,大口吸入、大口呼出,同時舒展身體。日常飲食多喫養肺食物,如梨、百合等。

2、汗毒

來源:我們體表的汗毛孔,可以讓我們身體的一些垃圾隨汗液排出。如果毛孔堵塞,汗液不能及時排出,積累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汗毒。

表現:在不運動,保持清潔的狀況下,汗液仍會帶有異味。長期積累會誘發關節痛、風溼、代謝系統疾病等。

調理方法:每日保持適當運動,確保出汗量。如腸胃允許,可以稍喫一些辛辣的食物,幫助發汗。薏仁等食物具有除溼、開汗竅的功效,可以適當多喫。越是炎熱的夏天,其實越容易積聚汗毒,所以一定要多加註意。

3、尿毒

來源:我們的器官分工明確,肝臟解毒,腎臟排毒。所以腎可以過濾掉血液中多餘的毒素,然後通過尿液排出。如果腎臟功能受損,那麼毒素就會積累,不能即使排出體外,形成尿毒。

表現:頭暈、小便不暢,泌尿系統炎症、痛風、皮膚過敏等。

調理方法:在17-19點,可空腹喝一杯水,因爲此時是腎經”值班“,空腹喝水,有助於調動腎氣,幫助清洗腎和膀胱。還可以按摩湧泉、三陰交,敲打腎俞穴。日常飲食中少喫含有添加劑的食品,保證每天的飲水量和蔬菜水果的攝入。

4、脂毒

來源:長期多喫肉類食品,容易讓血脂升高,體重增長。這就是脂毒帶來的反應。特別秋冬兩季,喫得多而動的少,脂毒容易積累。

表現:頭暈,愛打瞌睡,血脂異常。

調理方法:飲食應少油少肉,多喫山楂、黑木耳、黃瓜等粗糧。絕大部分紅色蔬果都是排脂毒的有效食物。例如西紅柿、西瓜紅心蘿蔔等。睡前一小時可以喝一杯水,也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但不可在喫東西。

5、血毒

來源:平時喫的太雜、太亂,攝入太多添加劑,就會在身體裏形成血毒,尤其肝臟解毒功能差的人。喜歡喫大排檔多人更容易產生血毒。喝酒引發的酒精中毒,也屬於血毒。

表現:頭暈、噁心,容易引發癌症。

調理方法:多喝綠茶,多喫葡萄、西瓜、綠豆等幫助解毒。平時按摩少府穴,控制飲酒,雖然有些時候解酒了,但不一定解除了酒精引起得毒素積累。

6、痰毒

來源:一般人可能偶爾會有一兩口痰,吐掉就沒了。但有的人一天到晚痰總是咳不乾淨,這就是痰毒堆積的表現,主要是因爲飲食不當,肺功能出現問題。

表現:痰多且稠,易咳嗽,呼吸不暢,癲癇。

調理方法:多喫蘿蔔、百合、杏仁、銀耳、梨等,有助於潤肺排痰。特別是白蘿蔔補氣化痰,有既補且順的雙重作用,可每天喫一點。其他蔬果等綠色植物也對排痰毒多有幫助,可保證每天至少500-1000克的攝入量。

7、排便不暢

來源:漢代《論衡》一書中寫到: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講的就是保持大便通暢得重要性。有數據顯示,大便可以將人體50%得毒素排出體外。

表現:如果排便不暢,就會口臭、長包、上火等,嚴重者導致腸炎、腸癌等腸道系統疾病。

調理方法:中醫認爲,早上5-7點,是大腸經”值班“的時間,這個時候排便是效果最佳的時間。如果排便間隔時間越長,毒素積累就會越多。因此建議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水,並養成早起排便的習慣。如果沒有排便的感覺,可按摩天樞穴。經常便祕可多喫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品,如麥片、全面麪包等。此外蜂蜜、香蕉、土豆等都有緩解便祕的作用。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天我們通過口鼻攝入營養和空氣,我們的各個器官分工明確,把我們需要的營養物質留下,不需要的毒素就要派出去,所以一定要隨時注意代謝系統是否正常運轉,否則惹”毒“上身,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長期積累還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