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打鼾的比例是15%左右,而在打鼾者中每5個就有1個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睡前使用手機、電腦等,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使睡眠處於較淺的狀態。

這個世界對夜晚的人“獎罰分明”:

一種人碰着枕頭就困,一覺睡到天亮;

另一種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或者稍有微小聲音就被驚醒,對着天花板發一整夜的呆。

其實,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僅次於呼吸、心跳。誰缺了睡眠,疾病就在向他招手。

《生命時報》此前採訪了: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 葉京英

北京老年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唐莉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牀心理科副主任醫師 張麗霞

日本睡眠指導專家、雨晴診所副院長 坪田聰

總結了一份史上最全的助眠“處方”,幫你找回丟失已久的好睡眠。

呼吸對了好入眠

1、放緩呼吸速度

入睡前平躺在牀上,緩慢地深呼吸10分鐘,有助於降低心率和血壓,讓人體得到鎮靜。

正如今晚第一篇梁同學講的,此時你也可以總結一下自己的今天,然後深呼吸,告訴自己放下統統放下。

2、478呼吸法

美國亞利桑那州綜合醫學中心創建者安德魯·韋爾醫生髮明瞭一套呼吸法——478呼吸法,對助眠和減壓有很好的效果。

舌尖頂住上顎;閉上嘴,用鼻子吸氣(數4下),保持住氣息(數7下),然後用嘴呼氣(數8下),重複4遍。

3、 冥想式呼吸

心緒煩亂時,應冥想呼吸8~10分鐘。

英國神經科學家、冥想專家凱瑟琳·克爾研究發現,把注意力與呼吸的起伏聯繫起來,能放鬆肌肉,消散負面情緒。

時間對了睡得香

1、睡前3小時禁飲酒

儘管酒精可以幫助人們快些入睡,但睡眠質量會大打折扣。

夜晚飲酒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肝解毒功能也相應減弱,有害物質容易積蓄,故對健康極爲不利。

2、睡前2~3小時禁食

晚餐喫得太飽或睡前喫東西,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給腸胃帶來負擔。

3、睡前1~2小時沖澡或泡腳

泡澡可以升高體溫、放鬆肌肉,建議在睡覺前1~2個小時泡澡,這樣睡覺時體溫剛好下降,帶來濃濃睡意。

睡前用溫熱的水泡一泡腳,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多有好處。

4、睡前1小時關閉電子產品

睡前使用手機、電腦等,會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使睡眠處於較淺的狀態。

如果腦中還惦記着工作上的事,精神就得不到充分的恢復,建議最好在9點前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然後再上牀睡覺。

調整身體助安眠

1、控制體重

肥胖的人會因咽喉的腺樣體肥大,導致阻塞氣道,進而影響睡眠,下巴短者更易中招。

國際內分泌學會一項新研究發現,減輕超標體重不但有益健康,而且有助於改善睡眠,提高警覺度。體重至少減輕5%的成年肥胖者,睡眠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2、愛打鼾,換個枕頭側着睡

枕頭不要太高,10~12釐米爲宜,差不多是拳頭的一個半高度。愛打鼾的人最好側睡,以減輕頸部對氣道的壓迫。

3、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思慮過多、被迫退休、與社會隔離、擔心睡不好等心理因素也容易導致失眠。

每天睡前,應該自我調整情緒,排出心中的煩惱,爲好覺打下基礎。

4、防控慢性病

疾病、疼痛會影響到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及時間。

積極治療基礎病,比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病和精神系統疾病等,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5、排查“睡眠呼吸暫停”

中國人打鼾的比例是15%左右,而在打鼾者中每5個就有1個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這些人表面上睡得挺香,實際情況卻是全身性缺氧,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等病的風險。

出現打鼾、白天嗜睡、夜尿增多、起牀時頭痛等症狀的人,應該及時到醫院排查疾病。

臥室舒適才解乏

1、保持臥室溫度清爽宜人

適宜睡眠的最佳室溫在15.6℃~22.2℃,可以在睡覺時候注意開窗通風。

2、選擇舒適的牀品

選用排汗、透氣材料製成的牀品,如純棉、毛織品、絲綢、竹纖維和亞麻等。

聚酯、合成緞等材料無法排出溼氣,會越睡越熱。牀品的材料應該摸起來順滑、舒適。

如果對灰塵或黴菌過敏,則應選用抗過敏原的牀墊和枕套,並經常清洗。

3、保持黑暗無光

研究表明,入睡前和睡眠時暴露於光線之下,褪黑激素分泌會受到抑制,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若窗戶漏光或習慣睡懶覺,可安裝遮光窗簾;如果休息空間無法做到完全遮光,也可選擇戴眼罩睡覺。

看完這15個小妙招,你還擔心睡不好覺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