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这座城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榆林这里人生于战乱环境,尚武忠勇。因榆林地处中原与鄂尔多斯结合部,从秦汉起,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在这里更是上演了无数次战争。常年遭受战火的洗礼,也让这里的人民从骨子里有了团结与尚武的精神。

《明朝那些事儿》曾经这样写道:“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可见,这样无须动员,空前团结的战斗力,任谁来攻城也无计可施。

然而崇祯十六(1643)年,大明王朝早已是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崇祯皇帝下令将榆林的精兵调往各地平叛,从而造成“榆林益空虚”的局面,而且榆林城又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包围。但榆林军民坚决抵抗12天,无一人投降,最终全城殉国,但除了此次,榆林再也没被攻陷过。《明史》记载:“其忠烈又为天下最”。

抗战时期,日本人占领了山西后准备进攻陕北榆林,然而凭借天险黄河,榆林军民多次将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日军向神木、府谷、佳县、吴堡发动的进攻,都被打退。尤其是进攻吴堡时,日军动用飞机大炮,一天发动4次进攻,照样惨败。后来日军占领了府谷县城,榆林人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结果日军仅仅占领府谷几个小时后就逃回了山西。当时日军有19人掉队,榆林人直接渡河追到山西,生俘1人,击毙18人。

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三次围攻榆林,都被打退。最终,等到南京、西安、太原等市相继解放,榆林已成孤城,才宣告和平解放。时至今日,榆林人也是慷慨豪迈,义气冲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