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WI-FI对我老婆有害。”

我记得有一个喜感新闻。一男子因为妻子怀孕,居然不许整栋楼的邻居的邻居在家使用路由器建立WI-FI。他挨家挨户敲门甚至要求进屋查看,以确保邻居们把路由器关掉。原因么,因为他听人说“WI-FI对孕妇和胎儿有害”。

 

这就是近两年的事情。他既不是传说中的,也不是笑话集锦里的,也不是推特上的,也不是朝鲜的。他是个年轻的,真实的,说汉语的,身边的人。如果你觉得怕别人家WI-FI辐射自己老婆而禁止邻居使用WI-FI的人属于『傻逼』的话,拿他也是个『当代傻逼』。他不仅科学常识欠缺,执行力还特别强。于是他居然真的挨家挨户敲门,而且还没挨打。

他被网民嘲笑。

我相信往前推10年,嘲笑他的人可能会少很多。今天我们嘲笑他科学常识缺失,因为今年是2017年而已。经过一些年的讨论和科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掌握了这样一个常识:『WI-FI信号不足以伤害人体,WI-FI信号对人体无害』。


“我觉得雾霾是你开车上班导致的。”


行吧。在WI-FI辐射问题上,至少融入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科学到底有没有说清楚,老百姓的私家车尾气到底能对环境造成多大伤害呢?

我进一步问,每次空气不好都被禁止上路的私家车们,到底排放了多少污染?

居!然!没!人!知!道!

这件事很奇怪。因为汽车尾气成分是非常非常容易测的,容易到哭。工厂半夜里偷着排污确实不好查;农村家庭化工作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确实不好查;农民一把火把地里的秸秆烧了也确实不容易搞清楚;但是汽车全部登记在案,触手可得。既不需要声呐设备追踪,也不需要发射运载火箭和火星机器人就可以轻易找到每一台汽车。不仅如此,汽车行驶的所有副产品竟都从唯一一根排气管里向外排,采集起来也毫无难度。拉到实验室里测一测,开一个小时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多少氮氧化物,全给你测出来,精确到毫克。

然而你在整个互联网上看不到一篇能说明白的文章。就连中科院的博士也撒泼打滚,像个包租婆一样高声叫嚷,睁着眼说瞎话。

如同我之前微博所说的,整件事变成了傻逼坏逼的狂欢。


高学历坏逼


前段时间,和中科院博士后@大脸撑在小胸 就汽车排放的事情争论了一次。她非要给机动车定罪。在高学历光环加持下,这位靠写武侠小说和论坛灌水出名的气象学者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股自信的美。我关注她很久,学习了不少气象知识,同时也发现她一直对汽车有一种宿敌般的痛恨,每当有机会都要跳出来声称汽车污染极为严重,顺便卖一下萌。

最初我以为她只是犯了错误而已,做学问谁能永远不出错,错了修正就好了,不比上纲上线。但当我指出她明显的错误时,她对错误的地方闭口不谈,仍然坚决不承认,摆出一副“就凭你也敢挑战我”的样子,我就知道我最开始太naive了。

好在争着争着,我发现她出现了几个令人欣喜的变化:1.本来她不知道汽车有排放标准,吵完之后她知道了;2.她本来大力支持限行,吵完之后却毫无痕迹地坚称反对限行了;3.她本来特别爱谈机动车污染,特别爱把污染的锅扣在车主头上,吵完之后她知道自己对机动车了解太少,这个东西太复杂,不敢谈了。

有进步。

然而说到最后,@大脸撑在小胸 知道私家车排放确实很干净了,不过还嘴硬,说私家车排放不能只看PM2.5排放了多少,你们还要看氮氧化物排放呢,氮氧化物是PM2.5的催化剂!

 抛除剂量谈危害。

抛除剂量谈危害。

言外之意就是,排放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少!

还是原来的套路:只说有排放,却不肯说排放多少。

我承认这位博士后在一些领域和事件中表现不错,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就说机动车排放这件事上,丫要么一傻逼要么一坏逼,否则这事没法解释。

行吧,你们既然老百姓的私家车到底有多少污染这个问题上总是回避,支支吾吾不肯说,那我来说。

硬真相来了。


令人震惊的中国面包车尾气测试结果

过去,我在谈汽车尾气的时候,喜欢用『国五标准』来说事。现在中国在售的新车,排放几乎全部都能达到『国五标准』。『国五标准』就是照搬了欧洲的欧V排放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比美国严格得多。一辆在洛杉矶可以通行无阻的车到了北京就有可能因为不符合排放标准而禁止行驶。

就拿中科院气象博士爱说的“二次污染”当中的氮氧化物来说,在中国的国五排放限值中,一辆汽车行驶1公里,只允许排放0.06克氮氧化物。也就是说,你开车100公里,排放的氮氧化物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硬币那么重。

但排放这件事并不像我想像中那么简单。

一位做标定的大牛朋友就和我讲,说你这么算是有问题的,不能直接拿国五排放标准来算,因为汽车的实际排放和国五标准还是不一样的。

我虎躯一震。

他又接着说:汽车实际排放比国五标准干净多了好吗!

说完甩过一张图来,是一辆微型面包车的尾气成分数据,来自顶级实验室的测试结果。

 这是一辆搭载1.5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面包车尾气数据这是一辆搭载1.5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面包车尾气数据


没有什么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就一面包车,几万块钱的微面。修房顶的,卖水产的,开小卖部的都开这个。

 一辆普通的微面

一辆普通的微面


给大家解析一下尾气成分的各项测试结果。

国五要求汽车每公里排放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1克,这辆面包车实际每公里碳氢化合物排放仅有0.033克;

国五要求汽车每公里排放一氧化碳不超过1克,这辆面包车实际每公里一氧化碳排放仅有0.347克;

最欢乐的还是这个氮氧化物:国五要求汽车每公里排放氮氧化物不超过0.06克,这辆面包车实际每公里氮氧化物排放仅为0.01163克。


有的同学双眼放光,举手抢答道:这是新车而已!新车的尾气比较干净,但是等开几万公里就不行了!


噢,忘了说,国五要求保证16万公里之内排放不能超限值。是的,就算这辆车行驶16万公里,尾气污染依然不会超标,干净到让人想哭。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次机会能把一辆车开到16万公里?

而且就算你真的把这辆车开了16万公里……只需要换个催化器,尾气就又重新清洁到炸裂了。

来,跟我念:一辆微面,每公里排放碳氢化合物0.033克,一氧化碳0.347克,氮氧化物0.01163克(11.63毫克)。成吨重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都是零点几克,零点零几克,比当前全世界最清洁的国五排放标准的要求还要低数倍。


在大家没有注意的岁月里,汽车工业正悄悄地、顽强地发展啊。

回头看看中科院气象博士的话,你们自己评判吧。


 抛除剂量谈危害,坏逼专属。

抛除剂量谈危害,坏逼专属。


其实,只说氮氧化物有零点零几克,仍然很不直观。我们拿热电厂的排放做个对比就更加直观了。

一个装机容量35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满发状态下每小时产生100万标立左右(标准立方米)烟气。(国家规范要求每标立烟气限定含氮氧化物不得超过50mg,我们按照每标立含40mg(0.04g)来算。事实上虽然央企国企排放都低于标准,但不可统计的地方煤电和小煤窑又往往超标,这种算法实际上偏保守。)

而单单某5大发电集团之一,北京周边(京津冀、山西、内蒙、辽宁等)在网上公布的数据不完全统计来看,超过20个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1900万千瓦。 

粗略计算,仅这一个发电集团在北京周边发电厂的1900万千瓦装机容量,满发状态下24小时排放的氮氧化物就与约450万辆面包车行驶100公里的排放相当。(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和排放量成线性关系)

再看看2014年全国火电发电装机容量排名,又比上面的数据提高了一个量级。目前装机容量总量每年仍有增长,虽然已经放缓,但基数巨大,增量仍然非常巨大。

 

按照之前的比例,粗略计算,排名前十的发电集团总装机容量超过60000万千瓦,满发24小时排放的氮氧化物大概相当于1.45亿辆面包车行驶100公里吧。


当然这个计算并不严谨,但在量级上的计算是完全正确的。这里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思考雾霾成因的思路。

虽然提到了电力行业,但并不是要电力行业背锅。5大发电集团为环保事业做了诸多努力,已经严格执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脱硫脱硝除尘排放标准。同时不可否认汽车行业从业者也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卓绝的努力,但不同于国家将能源行业的减排提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在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及燃料供应链中某些阴暗处依然存在着问题,就像电力、钢铁行业也存在着很多漏网之鱼。只是目前面临的环保问题是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分配带来的后果,并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我提供这些数据目的是想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正视问题根源,而不是懒政放行,一刀切从老百姓的民生下手,尤其将污染根源直指私家车,确实有将小事化大之嫌。

任何生产都要有排放,发展就必然要有排放。只是做个对比而已,电厂正义,汽车也正义,傻逼最不正义。


“凡事都有两面性。”


外国人什么样子我不清楚。但就我在中国互联网(你叫局域网也行)上的所见来看,许多中国人存在着这样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弱智思维,我觉得这也是除了仇富之外,另外一个抵制机动车风气盛行的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任何一样东西,必须要一分为二地看,必须有缺点才行,没有缺点就是不客观。

如果一个人有钱,那么他私下里一定作恶多端。如果一个女性长得很漂亮,那么她一定很骚。如果微波炉这么省电还能迅速把馒头加热,那微波炉一定致癌。如果牛奶保质期能长达几个月,那么一定加了很多防腐剂。白羽鸡40天就出栏,一定是激素催大的。吃了一定致癌(操你妈你不得癌症难受是吧)。

汽车这么贵,这么大块头,烧汽油,这么有劲,跑来跑去的,一定非常污染环境。(别笑,这就是很多人不经思考查验的直觉)

在这些人的简单的脑袋里,一个人又有钱又善良,一个女性又漂亮性格又好,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告诉他现代养鸡业已经很发达了,生产出来的鸡肉廉价又健康,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你告诉他汽车这种工具既高效,又清洁,他当然也是不信的。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不信。不信不信就不信。


“反汽车就是反人类。”


汽车是目前最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这里说的『高效』是真的高效,综合了排放和贡献之后的纯粹的高效。说白了就是:干同样多的活,汽车的污染最小;排放同样的污染,汽车干的活最多。

就是这么回事。

事实上,私家车主也为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普遍来讲,他们收入更高,纳税更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财富。我知道你不喜欢富人,为了自我安慰还编出一些什么“开宝马的都是暴发户,开奔驰的都是土大款”之类的鬼话,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比你有钱的人,往往比你聪明。比你有钱的人,比你对社会有用得多。

你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基本上是托有钱人的福。如果你现在还不是有钱人,那明白这个道理,不怨天尤人,是变成有钱人的第一步。

扯远了。我想说明的是,私家车主从来都没有“侵占”资源,而是不断地为社会做贡献。无论是他们缴纳的高额税款还是他们提高了效率之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他们都是整个社会的排头兵。如果你非要揪着汽车的尾气不放,那你要么是傻逼,要么是坏逼,很简单。

拿2015年举例(数据来自学者@聂日明)。

2015年汽车商品零售总额为3.6万亿,约占全社会的12%;

汽车工业的从业人员也占全部城镇就业的10%以上;

2015年,车辆购置税共征收近2800亿;以此倒推征收的增值税近5600亿;汽车销售时,还征收消费税、关税等。车辆使用环节的成品油行业相关税费在2013年就达4000亿,2015年在调整成品油消费税以后当年新增税额也在1600亿以上;按年征收的车船税,每年500亿左右,同时还有附加在增值税和消费税上的少量附加费。汽车行业每年贡献税收超过1万亿

汽车每年购买的财产险超过5200亿,占全部财产险市场的七成多;汽车跨区域通行为收费公路缴纳的通行费支出每年超过4000亿

……

这么多钱,全部都是勤劳的私家车主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赚来,并且交出去的。如果说国家这个经济体是一个家庭,汽车及相关行业大概就是亲爹。所以无理限制汽车发展大概相当于刀砍亲爹这样子,你们感受一下。


车主们正在遭受欺压


上亿车主的合法权益正在受到损害。花了十几万几十万把车买回家,各种税各种保险一样不少交,随随便便就不让你开了。忍忍就过去了?绝对不行,这是一笔经济账。

限行,就是抢钱。

 汽车使用成本的大头是折旧费用移除汽车使用成本的大头是折旧费用

就拿一辆税后落地30万的大众CC来举例。新车落地约30万元,5年后的售价大约是16万元。

除此之外,这5年当中,不管开不开,都必须要交的费用有交强险(5年都没发生责任事故,约4000)、商业险(算每年6000,一共3万)、保养费用(算8万公里,保养费用共1万)等等。

加起来,一共付出18.4万元,平均到5年里,每天就是一张大红票。

这个结果仅供参考。如果说开的是奔驰S这种车,恐怕限行一天要损失四五百块钱;而就算是朗逸,限行一天也要损失个大几十块。

也就是说,每限行一天,就相当于从车主的口袋里强行把钱拿走丢掉,而且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凭什么?合着买车就活该受着?

当然了,这只是经济账,是小头。车都买了就不会纠结用车花费,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之外的账。

车主买车,就是为了使用这个工具,改善条件,提高效率。现在一限行,咔嚓全没了。

 有车不能开,怎么办?有车不能开,怎么办?

外出办事,坐公交要3小时,开车1小时就到了。现在限行了,你车扔在家里贬值,人跑出去挤公交地铁,这浪费的时间,浪费的精力,浪费的体力,影响的心情,谁负责?有人关心你有没有急事吗?有人怕你冻感冒吗?没有,就是不让你合法使用自己的财产,否则就罚你。宪法和物权法瑟瑟发抖。

最气的是,限行的理由居然是为了缓解空气污染!!汽车尤其是私家车的尾气排放几乎已经可以断定在整个空气污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和其他污染源相比恐怕不在一个量级上。

田里干旱,不让老百姓喝水有用吗。

在无脑傻逼和高学历坏逼的共同作用下,汽车和车主现在很弱势。虽然傻逼和坏逼一样享受汽车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但他们从来不忌讳过河拆桥。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事从不少干。车主们必须为自己说话,为自己的权利说话,这是正确的事,而且否则就真的没人替我们说话了。

等到花了几百亿,北京的出租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的时候;

等到汽车巨头纷纷被政策强奸,宝马7系使用1.0T发动机的时候;

等到GK5成了大排量古董跑车的时候;

等到粗放的电池产业污染我们的土地和饮水的时候;

那时候突然有人发现,咦,汽油发动机都死绝了,生活不方便不说,怎么环境更差劲了?

就他妈晚了。

就如同我前面说的WI-FI例子一样。我们需要时间以及努力,把“老百姓开车对环境的损害微乎其微”变成一种常识,一种人人都知道的,不需要专业知识就知道的,你去一验证还真是这么回事的,常识。

一种只有与现代信息社会脱节的人才不知道的,只有缺乏基本逻辑和判断能力的人才不知道的常识。

这个很重要。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汽车不就是污染很严重吗,那么就算汽车排放的都是纯净水,那也会被政策挤压,直至被禁。

然而就是前两天,又有微博网友给我发了这样一个链接:中科院: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被低估 应加强控制

 绝对权威中科院移除绝对权威中科院

我觉得很明显,老百姓的私家车尾气污染被严重高估了。既然中科院认为还要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尾气控制,却又不肯明确区分机动车与私家车(最后倒霉的一定是私家车),从未公开申明私家车与机动车的区别,我只能暂且认为中科院也认为“私家车尾气污染被低估”。

我们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反。

我想干脆这样,既然广大车主的利益正在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不明不白地损害,这给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贵院包括贵院卖萌气象博士后又始终认为尾气污染被低估,我们干脆一起设计一个尾气成分实验,直播。

在街头随机选择排放合格的测试车辆(排放不达标上路那是违法,不在讨论范围内。我们是为合法的车主说话),测试尾气成分,我们搞清楚一辆私家车车到底能有多少污染,以及限行一辆私家车到底有多大作用。

错了的,退出微博。

敢对赌吗?

就像我说的,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的权利说话,恐怕就没有人为我们说话了。请所有私家车主关注此事,这篇我的原创内容可随意转载至任何其他平台,不需经过我许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