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一部《李衛當官》火遍了大江南北,劇中的開頭部分,講述了男主角李衛假冒欽差懲治貪官污吏的趣事,詼諧有趣,無賴般的情節,令人不禁開懷大笑,給這部劇增添了幾分好感。那麼,鑑於劇中的“假冒欽差”這麼大的事情,人們或許感覺也就電視劇能如此演繹,真實歷史上,哪會有人敢假冒欽差?不要命了嗎?還別說,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一起假冒欽差的事件,下面一起來看看——

元朝末年的“李衛”,假冒欽差,自任都元帥,皇帝和大臣不知道

元朝末年,當政者自顧自己享樂,全然不顧天下百姓死活,宮牆內,窮奢極欲,醉生夢死,宮牆外,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各地是一片荒蕪破爛之景象,而元庭仍然還沉迷酒色,各級官吏不斷壓榨轄區百姓,各種苛捐雜稅、孝敬等,有的地方甚至提前收取稅賦到了幾十年後,這樣的行爲,頓時引起了天怒人怨,各地的農民起義軍,紛紛凸起,起來抗擊暴元。

在當時,元庭這一大廈將傾,像廣西、山東、四川、江西、福建、河南等省份,都爆發了不同程度的起義,元朝半壁江山已然淪喪,但朝廷依舊甘於享樂,雖然也派出了元軍進行剿滅,但面對到處冒出來的起義軍,元軍顯得有些疲於應對。而其中,河南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假冒欽差”事件,直接讓元庭皇帝和滿堂大臣都懵掉了,相較於真刀真槍的起義軍,這“假冒欽差”來的更簡單,幾乎兵不血刃便被奪了城池,造成的影響更具深遠。

元朝末年的“李衛”,假冒欽差,自任都元帥,皇帝和大臣不知道

河南杞縣有位小吏,叫範孟,此人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在步入官場後,卻屢屢受到上級的排擠,而一直鬱郁不得志,甚至有一天在感到人生不公平之時,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充滿抱負,又有些憤世嫉俗的詩——

人皆謂我不辦事,

如今辦事有幾人?

袖裏屠龍斬蛟手,

埋沒青鋒二十春。

這首充滿了高大志向的詩詞,給了範孟許多的動力。在農曆11月14日冬至的這天,當時河南行省衙門內舉行了盛大的晚宴,各級官吏相聚一堂,把酒言歡,互相慶祝。而範孟不知因何原因刺激,還是一時腦熱,竟然找來了舊識霍八失等幾個夥伴,經過了一番的商議後,最好竟然想出了一個絕招——“假冒欽差”。

元朝末年的“李衛”,假冒欽差,自任都元帥,皇帝和大臣不知道

範孟以霍八失假冒欽差,讓他帶領其他夥伴,以騎馬入城,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入行省衙門,開始假傳聖旨,命開封城內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到大堂內聽宣,違令者立斬不赦,當時,行省衙門的那些個官吏早已酒足飯飽後各自回家睡覺了,當開封衙門的衙役前來報告時,個個仍然還醉迷七分,當他們搖搖晃晃陸續趕到大堂,還沒驗明欽差身份時,就被事先安排的範孟,霍八失一行人給逐一滅掉。

元朝末年的“李衛”,假冒欽差,自任都元帥,皇帝和大臣不知道

行省內的官吏全被解決後,範孟自封爲河南都元帥,掌握一省的生殺大權,而霍八失還是享受“欽差”的無上待遇,而爲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先機,範孟派人找到了兵符,在河南轄區內封鎖消息,且派兵把守各個來往通道,當這一切完成後,範孟似乎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畢竟接下來可以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了,美人和權利已然在側了。

但沒想到的是,“雞蛋再密也有縫”,範孟假冒欽差的事情沒幾天的功夫還是傳到了朝廷,皇帝和衆大臣當場是懵掉了,這樣的事情可謂是百年難得一遇,聞所未聞,要知道,假冒欽差可是誅滅九族的重罪,誰會拿一家族人的性命開玩笑?但既然事情已發生了,就趕緊派人平叛吧!

元朝末年的“李衛”,假冒欽差,自任都元帥,皇帝和大臣不知道

宰相伯顏當即調兵譴將,大軍直撲河南而來,很快,由於沒有實際掌握軍隊,且範孟在一次喝醉酒時,昏昏沉沉之中,說出了自己“假冒欽差”的事情,一時間,河南行省內的官吏全體譁然,而當伯顏大軍一到,範孟等人隨即被捕獲,殺害,一場歷經多天的鬧劇也就此宣告終結,着實令人唏噓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