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靖生前共冊封了三位皇后,分別爲孝潔肅皇后陳氏、廢后張氏和孝烈皇后方氏,她們三人都有怎樣的結局呢。再看廢后張氏,關於她的記載很少,只知道她一開始爲順妃,在陳氏被廢之後,被嘉靖立爲新皇后。

明朝共延續276年,有兩位皇帝在位時間超過四十年,一個是48年的萬曆,另一個是45年的嘉靖,爺孫二人加一起的時間,佔據整個明朝三分之一還要多。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萬曆比他爺爺嘉靖都要遜色,甚至有“明朝亡於萬曆”的說法。歷史上幾乎沒有完美的帝王,嘉靖也不例外,有人稱他爲中興之主,也有人說他能力一般。

後世人之所以認爲嘉靖並非明君,主要是因爲他做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大禮議之爭,爲了追封父母,嘉靖與羣臣產生爭執,雙方均不讓步,大臣們截然反對,擼起袖子跟皇帝對着幹,誓死不同意此事,如果換成不夠強硬的皇帝,肯定招架不住,但以首輔楊廷和爲首的大臣,遇到了嘉靖這個硬茬。

嘉靖皇帝的三位皇后,最後都有怎樣的結局?

在這件事情上,嘉靖絲毫不肯讓步,殺伐果斷,誰不屈服就懲罰誰,跟傳說中的平頭哥差不多,其格言爲“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爭執的結果顯而易見,楊廷和捲鋪蓋回到家,丟掉首輔的職位不說,還被一擼到底,回去種地了。經此一事,皇權徹底佔據上風,再也沒有哪位大臣敢跟他對着幹,而嘉靖也因得罪文臣留下罵名。

第二件事是晚年迷戀道術,追求長生不老,許多年都不上朝,從而給了奸臣嚴嵩把持朝政的機會。其實,嘉靖並不昏庸,更沒有因愛好而荒廢朝政,將大權牢牢掌控在手中,一邊修煉道術,一邊批閱奏摺到半夜,從這方面來說,嘉靖的智慧和勤奮,不輸於明太祖朱元璋,所以史書評價:“世宗晚年雖不御殿,而批決顧問,日無停晷。雖深居淵默,而張弛操縱,威柄不移。”

嘉靖皇帝的三位皇后,最後都有怎樣的結局?

從大禮議之爭可以看出,嘉靖非常孝順,與他早年的經歷有關。古代皇帝自稱寡人,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父母之外,或許嘉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衆多皇子和跟他朝夕相伴的皇后。嘉靖生前共冊封了三位皇后,分別爲孝潔肅皇后陳氏、廢后張氏和孝烈皇后方氏,她們三人都有怎樣的結局呢?真相讓人唏噓不已。

先看一下陳氏,她是嘉靖的原配妻子,公元1522年嫁入皇宮,當時嘉靖剛滿十五歲,陳氏只有十四歲,並於同年九月成爲皇后。結髮夫妻感情一般都不錯,陳氏跟嘉靖共同度過六年幸福時光,可惜在六年後,陳氏的好日子到頭了,只因她喫醋並當着嘉靖的面發火。

嘉靖皇帝的三位皇后,最後都有怎樣的結局?

史書記載:“世宗與皇后同坐,張妃和文妃進茗,世宗循視其手。陳皇后恚怒,投杯起立,世宗勃然大怒。皇后驚悸,墮娠而崩。”短短几十個字,描述了陳氏之死的原因。嘉靖只是多看了別的妃子的手,陳氏竟然氣得摔杯子,明顯是對皇帝的不滿,惹得嘉靖大發雷霆。陳氏驚嚇過度,結果一命嗚呼,當時她已懷有龍子。

再看廢后張氏,關於她的記載很少,只知道她一開始爲順妃,在陳氏被廢之後,被嘉靖立爲新皇后。不知什麼原因,張氏就被廢掉,並徹底打入冷宮,再也沒有出頭之日,最後鬱鬱而終,死後連諡號都沒有,下場比陳氏還慘。

嘉靖皇帝的三位皇后,最後都有怎樣的結局?

張氏既然被廢,六宮之主的位置就空了下來,緊接着德妃方氏上位。方氏做了十三年皇后,還曾救過嘉靖皇帝一命,想必嘉靖心中一定對她充滿感激,嘉靖二十六年,坤寧宮發生火災,皇后方氏不幸遇難,嘉靖難過至極,流着淚說:“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其以元后禮葬。”

嘉靖的這三位皇后,均沒能善終,一個因驚嚇而死,一個死在冷宮,另外一個死於火災,不得不令人惋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