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一些新聞報道中,動物襲擊人類的事件經常是屢見不鮮。在這類事件中,動物園的管理人員和遊客往往會成爲野生動物們的主要襲擊對象。因爲這些人與動物們的接觸要比一般人更多更頻繁,因此他們被襲擊的概率更大也就理所當然了。然而動物襲擊的對象其實不僅僅侷限於這兩類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發生過一起大規模的動物襲擊人類事件。在緬甸的蘭裏島上,數千名日軍遭到島上的鱷魚襲擊以至死傷慘重,這起事件也成爲二戰歷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動物襲擊人類事件。

二戰爆發後,日本在短時間內佔領了中國的大片領土。1941年12月7日,日本又發動了對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突然襲擊,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珍珠港事件,致使美國被迫對日宣戰,美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在二戰戰爭初期,日本在戰場上一度保持着對中、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優勢。然而隨着日軍戰線的不斷擴大以及日本國內人力物力等資源的不斷匱乏,日軍逐漸力不從心,開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及至1945年,日軍已成強弩之末,戰敗的命運已成定局。

1945年2月19日,一支在孟加拉灣海域巡邏的盟軍部隊遭遇了一支數千人的日軍小股部隊,雙方在這一地區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由於在人數和武器裝備上存在絕對劣勢,因此日軍很快就被盟軍擊敗,殘餘的日軍逃到了位於緬甸的蘭裏島上。

日軍本打算在蘭裏島上休養生息,獲得喘息的機會,以圖在休整完備之後繼續發動對盟軍的作戰,然而不巧的是,他們貌似選錯了地方。爲什麼這麼說呢?那就要從蘭裏島的地理生態環境說起。蘭裏島位於孟加拉灣東岸,面積2300平方公里,是緬甸的第一大島。由於四周都被盟軍部隊團團包圍,日軍只能在蘭裏島上的沼澤地中休息。然而日軍所處的這片沼澤地雖然沒有盟軍出沒,但是卻有比盟軍更危險的因素存在。沼澤地內遍佈毒蛇、毒蜘蛛等毒物,而且還潛伏着更有殺傷力的喫人惡魔-淡水鱷魚。這種鱷魚體型最大的可以達六米之長,體重可達一噸多重,能輕易殺死水牛、河馬等大型動物,甚至是人類。更讓人頭疼的是,這樣的鱷魚在這座島上有數萬只之多。

由於很多日軍在戰鬥中負傷,因此他們傷口上散發出來的血腥味很容易將島上的鱷魚吸引過來。於是在日軍駐紮蘭裏島期間,沼澤地裏經常會傳出日軍的哭嚎和喊叫聲。雖然日軍不斷用槍射殺襲擊他們的鱷魚,然而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島上數萬條鱷魚是他們殺不過來的。很多日軍最後還是免不了被鱷魚殺死吞噬的命運。

後來負隅頑抗的日軍最終被盟軍擊潰,等到盟軍登陸蘭裏島後僅僅俘虜了20名倖存的日軍。其他人都去哪了?除了一小部分日軍因爲遭受蚊蟲、傳染性疾病的侵襲而死亡外,剩下的大多數日軍都被島上的鱷魚所殺死了。盟軍在蘭裏島上隨處可見被鱷魚撕裂至殘缺不全的日軍屍體,以及被日軍射殺的部分鱷魚屍體,畫面可以說是相當的慘烈。

這一事件也不禁讓人想起了一句老話,善惡到頭終有報。的確,壞事做多了終究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的,日本在二戰中與全世界爲敵,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對中國等被侵略國家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因此日本人得到這樣的報應也算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