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洗澡称之为「沐浴」。沐指的是洗头发,浴指的是洗身体。

秦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养成了「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

「礼记 · 内则」记载:五日则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潘清;足垢,汤请洗。

到了汉朝,政府甚至对洗澡频率做出了明文规定,“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那是说汉代规定官吏们工作五天、“休沐”一天。休息日与洗澡紧紧相连。

古时,沐浴有时候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比如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前,政府会找一些专职官员,负责天子和诸侯的沐浴,以示对神灵的尊重。同时,沐浴也是古代婚丧礼俗的一部分。

三国时代,名医董奉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在浴盆里放点药物泡澡,可以治病,特别是各种皮肤病。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也在「千金方」中记载了一些药浴的药方。

唐代是最喜欢洗温泉的,尤其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更是对洗温泉情有独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记载:“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而公共澡堂的出现,则是在宋朝以后,最早出现是在苏州,叫“混堂”,与之共生的一种职业,就是搓澡的。但是不少大户人家会在家里建浴室,这一时期,客人远道而来,主人往往会请客人先泡个澡,待洗去身上的尘埃,再开始胡吃海喝。

到了元代,公共澡堂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马可波罗游记中,便对杭州人民的洗澡方式有很明确的记录,到了明清时期,混堂颇受欢迎。

还有人会问,古时候没有洗发水、沐浴露这些,古人是怎么清洁身体的,在先秦的时候,人们大多是用草木灰来清洁身体,用淘米水来洗头(据说洗完之后头发乌黑光亮)。

丝绸之路开辟后,香料大通道打开,产自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地的檀香、龙脑、乳香、鸡舌香等纷纷进入中土,西域来的制香匠将研磨的细细的豆面与各种珍贵香料末混合制成了洁净彻底、肌肤留香的澡豆。澡豆最早用的是豌豆,在唐代时还是 “西戎回鹘(hú)”特产,要从千里之外的西域运来,这也只能是皇家贵族才能用得上。民间采用廉价的绿豆、白豆等为原料。

用皂荚洗沐,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率先开始流行,宋元时期,皂荚仍是一种常用的去垢用品,

到了宋代,清洗用品有了质的飞跃,已不再做成豆粒状,而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香料,制成橘子大小的球状,时称“肥皂团”。肥皂团因加入了香料,又称为“香皂”。由于此皂起初是宫里使用,故又叫“香宫皂”。

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很有趣的洁身品——麦麸,在原杂剧中有记载,叫“熬麸浆细香澡豆”,这个麦麸,有很强的去死皮的功效,并且有一种自然的草木香。

明清时期,“香皂”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去污功能更强:在研磨猪胰的过程中加入砂糖,以天然纯碱取代豆粉,并加入动物脂肪,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民间称之为“胰子”,或“香胰子”,至今仍有地方称香皂为“胰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