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香港莲香楼因租约期满,将于2月底正式结业的消息,心下不禁感慨万千……又一家老字号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在我看来,老字号的珍贵其实并不在于那块招牌的年深久远,而在于好味道的传承。莲香楼最早开在广州,而后又在香港开设了分店,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广州莲香楼已和一般茶楼没什么区别,而香港莲直到如今仍保持着百年前最原始的样子。

现在说起粤地的茶楼文化,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笼又一笼的点心,叉烧包、糯米鸡、萝卜糕、凤爪、烧麦、虾饺……诚然,点心现在的确是各大茶楼的主打歌,但这个地方在过去其实是以饮茶为主的,因此才叫茶楼,才称吃早茶,那些五花八门的点心不过是为了饮茶而准备,不是主角。香港的莲香楼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还在用茶盅泡茶的餐厅之一,我知道的另外一家是离它不远的陆羽茶室,而茶盅泡茶的好处就是茶味够浓,不会像茶壶那般因为量大容易变涩变凉,但同时也由于得经常续水而需要掌握技巧,所以被很多“与时俱进”的茶楼淘汰了,在这种取而代之的便利下,淘汰的更是难得的匠心与情趣。除了泡茶讲究之外,香港莲香楼的茶叶也颇为讲究,历代老板不但会亲自去全国各地试茶、买茶,还会监制自己的茶饼和茶具,熟客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把不同的茶叶拼在一起喝,实在不失为一种享受。

茶已经如此用心,点心自然也不在话下。莲香楼的点心种类不可枚举,既丰富有有趣,说它有趣,是因为其保留着最原始的售卖方式—推车仔。老式茶楼都是找好座位,茶水师傅先问你喝什么茶,沏好茶后,就可以等着推小车的阿婆源源不断地送上好吃的了。茶楼的点心大多是蒸食,码放在一个小推车上,由阿婆们推着穿行于各桌之间,茶客们随时掀开笼屉的盖,挑选自己心仪的点心,选了什么,就让阿婆在你的卡片上盖个章,最后凭这张卡片结账。由于种类多,每一批出来的点心又不一样,所以阿婆小推车上每一摞东西都不同。

但在香港莲香楼吃饭,就别想一定要吃到什么了,因为顾客实在太多,所以只能是赶上什么是什么,即便是阿婆的车上已经有了你想吃的品种,但你也未准能抢的到,起码像虾饺、凤爪这样的东西是很难抢的。曾经我们一行四人,连续奋战了两个小时,也只抢到了一小部分,但确实美味又饱腹,记得有两种鲜虾烧麦,一种常规的,虾仁很大,肉馅也很香。另一种则是将虾仁包在了烧麦皮内,与肉馅和在一起,新鲜又实惠;猪杂,有猪皮、猪肚,还有猪腰子,味道火候都属上乘;鲜虾肠粉,一块肠粉里有两枚大虾仁,吃得我满足感爆棚;鸭掌,与凤爪的做法类似,可惜我没抢到凤爪,但鸭掌的韧劲没叫人失望;猪肝丸子,肉香浓郁,难得的是猪肝还有微微的脆嫩感;鹌鹑蛋烧麦,不常见的搭配,鹌鹑蛋Q弹,肉丸鲜香;糯米鸡,在香港茶餐厅里算得上性价比不错的了;还有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大包,反正是发面裹着一大块五花肉,五花肉极为软烂,汁水和面香完美融合。

总之,这顿饭我感觉非常满意了,而且价格不高,手够快的话还能有意外惊喜。虽然没有其他茶楼那样优雅的环境和周到的服务,但胜在老派质朴,在眼下这个快节奏的大环境里,能看见如此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着实难能可贵。也正是他们坚守着老广州的传统,才使得今日的挥别充满了纷纷不舍与流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