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豆花~

  三天小長假即將告罄,這個中秋你過得跟端午有什麼區別呢?

  你是來了場短途的秋遊,還是在朋友圈逛遍了東南亞?每天睡到爸媽叫,還是在公司對着滿月孤零零加班?

  但不管怎樣,你肯定逃不過喫月餅的宿命!朋友同事來一個,親朋好友來一個,公司物業再來一個……

  

  黑魆魆的夜空裏那顆圓溜溜的月亮,就像又白又胖的玉兔,它跳出來笑眯眯地問你:“喫月餅了嗎?”

  這來自廣寒宮的靈魂邀約,讓喫月餅看月亮,成了中秋規定套路。不論是闔家團圓地賞,還是孤獨寂寥地賞,都免不了把目光投給C位的月亮。

  月餅年年喫,花樣大不同。

  晶瑩剔透的冰皮月餅,blingbling地登場朋友圈;面如滿月,身如輪胎的超大月餅又霸佔了你的冰箱;而一直被黑的五仁月餅,終於被小龍蝦月餅、烤鴨月餅卷席而來的泥石流洗刷地純正無比。

  

  我們把每個節日都過成喫貨節,在這同一輪滿月下的古人,過起中秋可比我們帶勁得多了!

  尤其是幾千年來,文人騷客不斷爲其打call,讓中秋節成爲一個充滿浪漫和團聚的節日。

  古代喫月餅講究衆人喫一個,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出門在外沒回來的家人,也要留一份給TA。

  “

  中秋又及,正桂子香飄,拜恩籩實。

  一樣團團才滿,坼還成十。

  《桂枝香·中秋蒙賞月餅》

  清 | 陳寶琛

  ”

  

  宋代以來,大家越玩越High。

  中秋之夜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夜市通宵營業,熱鬧非常。百姓們也集體刷夜,據傳還有當天越晚睡越能長壽的說法。

  淨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

  《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宋 | 吳文英

  ”

  

  月餅可以少,但桂花酒可不能少。

  文人墨客對酒當歌,訴說人生際遇,聚散離合,同時向着一片明月祈願美好的未來願景。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唐 | 韓愈

  ”

  

  明代的中秋節最有技術含量。

  月餅迎來了黑暗伴侶——西瓜,而且要把西瓜雕成蓮花狀,用於中秋夜舉行的迎寒和祭月。

  雕花可是個技術活,說不定正因難度太高才使得這一傳統漸行漸遠。

  清代的姑娘們最會玩兒。

  她們在中秋佳節成羣結夥地出門,上演真人版偷蔥偷菜,我們玩的網絡遊戲偷菜弱爆了。

  爲此還編了套俗語:偷着蔥,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而已婚女子則偷瓜求子。

  猶聞仙露灑中秋,瓜菜今宵時尚偷。

  煮碗油茶樓上等,庭前月色照人羞。

  ”

  在蘇浙一帶錢塘觀潮成爲獨特慶祝中秋的方式。

  月圓時分,海潮澎湃,受到漏斗形地形影響,波浪便重重疊疊堆積成一道水牆,聲勢極爲壯觀。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八月十五日看潮》

  宋 | 蘇軾

  ”

  在現代加班、熬夜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早就失去了籌備這些節日習俗的心情,也根本無暇細細品味每個節日背後的溫情含義,只把它當作翹首以盼的假期,去旅遊只能看人海,出國代購買買買。

  對比其他節日,中秋節大不同,它和月亮抱成團。不論哪朝哪代,東西南北,人人都在這一天,懷抱着“月圓人團圓”的美好心願。亙古至今,莫不如此。

  

  一提到中秋節,蘇軾和他的《水調歌頭》是無數人心中繞不過的經典名篇。

  那個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與胞弟蘇轍已七年未見,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名篇《水調歌頭》,成爲最廣爲流傳的中秋名篇,爲無數的遊子、離人帶去安慰,也讓鄧麗君、王菲跨越生死界限合奏絕唱。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北宋 | 蘇軾

  ”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此時的蘇軾因爲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爲官。

  職場失意,又適逢團圓節,親愛的弟弟蘇轍遠在千里之外。

  蘇軾終夜無眠,眼睜睜地看着月亮從中天落在了窗前。

  人在憂傷的時候往往會將情緒發泄在外物上,如同蘇軾責怪月亮的無情,責怪月亮不懂人間的離別之恨,偏偏要在自己和弟弟分離時自顧自地圓着。

  當然,清曠的蘇軾不會讓自己沉浸在憂傷之中難以自拔,他很快就認識到世間的諸多美好是難以齊全的,儘管我們此刻分別,但依然在共賞同一輪明月。

  身體長健是人間最大的幸福,因爲只要人還在,就會有再見的機會,就會享受到人間最幸福的完美。

  

  中秋如此,月月如此,節節如此,我們懷念過去的單純美好,懷念一家人在傍晚的小院子裏賞月數星星,懷念沒有電話微信,想你了就翻越山丘去看你的浪漫。

  我們在快節奏的工作中總想生活地慢一點,卻只把這種期盼停留在口頭上。

  或許回望一些在記憶深處熟記過的古詩詞,在每一個夜晚入睡前,安安靜靜地品讀着一首首古詞,領略着漢語的精妙絕倫之外,還能帶給自己更多領悟和教益,實現自己“慢生活”的願望。

  

  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教授編撰《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詞》,精闢導讀,詳盡註釋,250篇古詞深度賞析,快速、全面、深入掌握中國古典詩詞閱讀理解技巧。

  

  林清玄說:生活實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時間看天色,中秋幾乎成爲唯一看天空的日子。

  在忙碌、快節奏的工作中,品讀古詞,讓現代人心靜下來,回到家人朋友身邊,找回最初的感動。

  今天中秋,豆花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