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油果子

为躲避这场声势浩大的江南阴雨

我们决定去成都

辣辣肠子

去去霉气

第279期

按照惯例,无论到哪里,我们总会特别留意当地甜食,不算调查研究,只稍作记录,聊以分享,就叫《寻甜记》吧。

从机场直奔火锅店,本着循序渐进的策略,我们点了一个号称微辣的火锅底料,用完100抽纸巾,毫无悬念的就被辣服帖了。落甜小队在江浙一带吃辣一直嗷嗷叫,一进川,全蔫儿。接着上来一个艾草味的糖糍粑粑,也没有唤醒辣木的舌头。

话说“粑粑”,吃过很多,也说不清分别。

▲艾草粑粑

此后,我们设置了三辣五甜的吃喝模式,时刻不忘本次出游的KPI。至于景点部分,再次证明:天下无美景,只要人够多!

不废话,上甜品撒!

▲冰醉豆花

▲三合泥

▲红糖锅盔

▲杏仁豆腐

▲最佳早餐:豆花面配红糖凉糕

▲最佳午点:肉松馅蛋烘糕

(边走边吃,拍糊了,图片来自网络)

▲最佳夜宵:手撕兔头配酒酿红糖冰粉

(吃太快,忘拍照,兔头图片来自网络)

▲最佳水果:丑柑

相比丑柑,春见的风味显然更饱满一点,酸得更明亮,甜味也更长。但丑柑确是我们的最爱。它粗大,皮软,好掰开,吃起来充满纤维感和果粒感,口腔需经历一阵撕扯爆浆后才能平静,有一种对肠道通畅很友好的感觉。

知识点【四川杂柑名品】1、春见,俗成耙耙柑。今年最火的水果了。大雅是它的姐妹品种。2、丑柑,也叫不知火,3、红美人,4、甘平……

我们人生地不熟,正餐只得选热门餐厅,平均等位1小时,每一顿都吃到扶墙而出。成都处处都是吃,餐饮业竞争异常惨烈,人多的馆子,哪怕只是游客撑场,也不会踩到坑。

最值得一提的是川博对面大名鼎鼎的“陈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本尊,非物质文化遗产。

豆腐自然是好吃的,我们要着重说这家的“甜点”:入口即化,香浓清甜而不腻。标准的好慕斯啊!可它居然是一块肉,醪糟红烧肉。知识点【醪糟lao zao】就是酒酿,是由糯米或大米发酵而成的风味食品。

风味包含三点:香气、味道和口感,能成功改变一点,就是一种新风味了。酒酿是老味道,慕斯肉质可就少见了。心中立马开始作妖:“用这种肉质做法式甜品会是怎样?”,这个想法我们讨论了一路。最后得出结论:甜品师不会做菜,天天吃外卖,也是不行的。

打卡代表成都法式甜品最高水准的 LAN'S PATISSERIE 是本次寻甜的重头戏。甜品价格¥45-90元/份,很刚哦。

Lan家甜品品种多样,法式常规类别和技法都有体现,比如复杂慕斯、复合塔类、马卡龙、泡芙类;喷砂,淋面,巧克力装饰,仿真水果,线条螺纹裱花等。

做工方面,比较精致,经得起微距,且能达到批量出品的一致性。可见,店家经历过从量到质的磨练。后厨培训管理也跟上了。反之,新手开店,在稳定性和一致性上,往往是最弱的。

甜品用料也不错。白草莓和红草莓一起出现,很有意图,就怕你不问。风味上中规中矩,还没有太多惊喜(仅蓝小编个人观点,不代表落甜)

辅助饮品的品质也不差,特别是咖啡。一杯美式,风味平衡,有明显的花香和果酸,应该是埃塞的豆子。其它鸡尾酒,也体现了甜品的制作思维。

在国内,专业甜品店能依靠法式甜品本身得以生存,非常不易。法式甜品用料昂贵,但并不是提高售价就能解决。这家甜品店从选址、装修、餐具、辅助饮品到服务生气质言谈都在为甜品服务,都在烘托甜品的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作为消费者,我们能清楚接收到它的主要产品是什么,立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店,这就是成功的定位。学习了!

这胡吃海喝的日子,幸福又焦虑。爱吃甜品的人最怕胖。来成都,怎么都要看一眼熊猫滚滚,记住这世上还有对胖子的真爱。且看它吃吃睡睡,缓慢移动,偶尔翻滚,一颗心就被萌化了。

大熊猫主要吃素,最爱新鲜的竹子和笋。熊猫繁殖基地从成都近郊的山林采集竹子清洗干净,当天运送,第二天熊猫就吃上了,绝对的新鲜速递。熊猫还吃一些胡萝卜、玉米和水果拌在一起的辅食。总之,滚滚是没吃什么甜的。可见,运动是保持身材的关键因素,爱吃点甜,是不怕的。

或许是第一天脑子就辣短路了,临走了,非买这种糖渍染色的水果。咬一口差点背过气去,好长时间没有吸过如此浓郁的香精了,AA+ 好正!后来,才看到网上早有辟谣…… 请收下我的智商税,不谢,再见。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