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面

是风味对意境的追求


“淋面”是一个甜品制作的术语,它是一种甜品的装饰方式。淋面不仅能增加甜品的风味,还能保湿,延长品味期;在外观上,它让甜品有了更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加引人注目。今天的淋面更多的是艺术性创作,是风味对意境的追求。

淋面还包含很多技术层面的要求,以下一一说明:

适合淋面的甜品有哪些特征?

① 适合淋面的甜品表面必须光滑,比如最常见的慕斯体;粗糙的表面无法达到镜面或光滑的淋面效果,比如蛋糕体、饼干体;② 不规则的形状无法帮助淋面酱顺畅流下延展,因此也不太适合淋面;③ 淋面时,慕斯必须是冻硬的,且表面没有水珠,没有霜,如因制作问题留有空洞或缝隙,还需要填补。

淋面酱的粘稠度、流动性与哪些方面有关?

我们经常讨论“这种淋面配方好不好挂面”,意思就是在讨论淋面酱的稠度、粘性、延展度和流动性如何。

淋面配方中通常有1个或多个物料担当粘稠剂的角色,比如糖浆、吉利丁、淀粉、黄油、巧克力。当然,还需要了解其中细节,有些是需要持续煮沸,才能凝结的,比如淀粉。另一些是需要降温才能凝结,比如吉利丁、巧克力、黄油。还有一些物料有保湿提亮的效果,比如葡萄糖糖浆。

所以,淋面酱的粘稠度和物料以及温度密切相关。淋面酱的使用温度,是淋面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温度越高淋面酱的流动性越好,温度越低淋面酱的粘稠度越高淋面使用温度就是选择最佳温度,使淋面的流动性与粘稠度刚好。

那么相同配方的淋面酱,在相同温度时,是否粘稠度一致呢?

会有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失水率造成,也就是因为制作时火力不同,煮沸时间长短不一造成的误差。比较小的误差对淋面效果影响不大。淋面酱在重复利用时,也会有这个问题,有些配方是可以重新添加水分的。

淋面有哪些关键步骤?淋面状态如何判断?

制作淋面酱后,冷藏12小时以上;取出升温成液体,均质去气泡;再降温至使用温度开始淋面;快速抹面,入冷藏稳定挂面;取出转移到纸托装饰。淋面的过程需要快速干净,动作简洁精准。

不同的淋面酱使用温度不同,无法一概而论,而且淋面温度不需要很精确。总的来说,淋面温度都在15-40℃左右这个大范围中,30℃左右最常用

网上有一些判断淋面状态的说法。比如“勺子法”,将勺子放入淋面酱,再提起,观察勺子背面,淋面是否容易挂住,还是下流太快,挂得太薄;又比如“搅拌法”,用勺搅动淋面酱,感觉有阻力就可以了。这些,落甜都试了,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新手来说,依然无法立即掌握。

准确淋面,没有办法空讲,只有试验,这才是现实。有经验的甜品师在制作一个新淋面时,先看物料,再看比例,定出温度小范围后,试做2-3次,就能得出正确的使用温度。

淋面酱制作,如何去除气泡?

气泡是淋面最常见的瑕疵。长时间的静置,气泡会自然消散。这是去气泡最保险的方式,冷藏1晚后的淋面几乎没有气泡。

如果淋面制作完,一定要立即使用,会增加消泡的难度。首先,在制作中,不要剧烈搅拌产生太多气泡。刚制作完的热淋面用保鲜膜贴面,使其降温接近使用温度,撕下保鲜膜时,带去浮起的气泡,再均质液体消除其余气泡。

过筛也可以去除部分气泡,但含巧克力的淋面成本昂贵,过筛总是会损失物料。振动摇晃,只对个别浮在表面的大气泡管用,对液体内的细小气泡几乎没有作用。

成功的淋面有哪些标准?

淋面色彩运用恰当,最好与风味呼应,如柠檬味,用黄色。淋面表面光滑,没有凹凸褶皱,没有气泡。淋面厚薄均匀,厚度在2mm以内(太厚的淋面会使慕斯蛋糕吃起来甜腻)。淋面口感顺滑与慕斯蛋糕整体风味和谐。

淋面是否需要提前制作,如何保存,可否重复使用?

淋面酱最好是制作完,冷藏12小时后使用。也就是提前1天制作。这样的淋面酱会更有光泽,性状更稳定,且能较好消泡。

淋面后,剩余的淋面酱可以收集,密封后冷藏保存2-3周。可重复使用2-3次,冷藏取出后重新加热,再降温使用。

淋面需要哪些器具设备?

手持均质机,探针式温度计和红外温度计,网架与浅盘或圆柱形底托,保鲜膜,量杯或带嘴的口径小的深杯,长抹刀和直角抹刀等。

淋面如何选用色素?

含巧克力淋面可以不使用色素,能呈现自然的巧克力原色。焦糖淋面、果茸淋面也可以依赖焦糖和果茸本身的颜色。当然,艺术淋面合理使用色素,也是常见且安全的。

淋面制作最好选用色淀,它不溶于水,是一种油溶性或者叫脂溶性色素。使用水溶性色素会导致淋面变色染色。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