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掃毒2》在動作戲方面,發揚香港警匪片暴力美學的魅力,在劇情結構與人物關係上不做刻意安排,迴歸純粹,但人物也有細膩的情感表達。用暴力美學代入到現在最熱門的香港警匪片《掃毒2》,集中呈現在影片高潮部分:地鐵飛車戲。

對於香港警匪片,我最原始的記憶是在90年代末,那時候不到10歲,卻跟着鄰居大哥大姐們看了不少警匪片。他們租VCD,一屋子人一起看,我是個湊熱鬧的。

對於這些動不動就在香港街頭鬥毆、火拼的警匪片,當時我的片面印象是:香港治安真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大學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觀影審美,可以理解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只是作爲與影片內容緊密相關的視聽語言,稱之爲暴力美學。

運用暴力美學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屬香港導演吳宇森,觀看他早期的電影《英雄本色》和《縱橫四海》,看到槍戰情節不再想到治安亂,而是能在這些戰鬥中體會英雄氣概與重情重義。

老牌香港巨星周潤發和張國榮年輕時的風采也在這視聽盛宴中充分展現,觀看這樣的警匪片讓我們從感官到身心都是愉悅的。

用暴力美學代入到現在最熱門的香港警匪片《掃毒2》,集中呈現在影片高潮部分:地鐵飛車戲。兩大勞模影帝劉德華與古天樂從馬路打到地鐵,槍戰、飆車、撞擊,一個不少,展現了上天入地般的激烈對決。

據說《掃毒2》導演1:1搭建了香港中環地鐵,現場感極強。當汽車從地鐵扶梯衝下去,行人低頭躲避,再衝進地鐵軌道,引起乘客恐慌並緊急疏散,這隨便一點放在現實都是一場大災難。

但是影片用暴力一氣呵成的速度感,是爲了表現人物不顧一切的決絕態度,是他們關係緊張矛盾升級最直觀的體現。

在這些目不暇接的視聽衝擊面前,我們不會聯想現實操作性,而是隨着腎上腺素飆升而入戲,迫切關注的是這場“天地對決”最終誰輸誰贏。

香港警匪片除了以直觀的暴力美學刺激感官,更有不動聲色、錯綜複雜,伴隨各種反轉的燒腦劇情。最典型的集大成者便是《無間道》系列。看完三部《無間道》後,我重新刷新了以往對警匪片以動作戲爲主的印象。

《無間道》曾被奉爲香港電影的救世之作,尤其對警匪類型片來說,他從題材、故事、風格上,都與以往警匪片大有不同。它講究劇情結構的細密周到:好人變壞人,壞人變好人,警察變內鬼,流氓變臥底……需要費神費腦才能理清其中的利害關係。

人物情緒不再只是通過打鬥來體現,一句臺詞、一個眼神甚至一首適時出現的配樂都有意味深長的味道,比如我至今一聽到《再見…警察》都會有一種悲壯感。

在《無間道》之後,部分香港警匪片一窩蜂變成了燒腦劇情逆轉控,但沒有細膩情感的鋪墊,爲了陰謀論而刻意顛覆,多看幾次也就索然無味了。由此培養了看香港警匪片的套路,正邪難分,總覺得每個人物都不簡單都等着驚天逆轉。

在這樣思維定式下觀看如今的《掃毒2》,當前面是大量交代人物關係來龍去脈的戲時,我總會想着這個人看着沒那麼簡單。比如其中的大佬南叔,他讓劉德華飾演的餘順天去砍古天樂飾演的地藏的手指,僅僅是說砍就砍的黑幫做派,後面再也沒有其他陰謀。

南叔放餘順天去做正經生意就真的放手,想要見見他老婆也真是出於長輩的關懷,但觀看過程中我會腦補他可能是在用離間計把兩個主角當棋子在下盤大棋。實際上南叔就是個埋下仇恨種子的配角,由此讓兩大主角向上向下朝着不同階層發展,故事線清晰明瞭。

《掃毒2》劇情簡單,不設陰謀,不做反轉,人物性格愛憎分明,不存在多線纏繞曖昧不清的狀況。它整體框架有警匪片雙雄對決的套路,立場不同,正邪交鋒,但又不完全按套路出牌。

最後地藏喊餘順天爲天哥,並質問他當年有沒有想過是南叔沒查清楚,冤枉他販毒,在“掃除毒品”這個大而嚴肅的社會命題下,這隻能算小小的個人恩怨。但對普通觀衆來說合乎情理就容易產生共鳴,特別是演這反派的還是“只有太陽可以黑”觀衆緣極好的古天樂。

總之《掃毒2》在動作戲方面,發揚香港警匪片暴力美學的魅力,在劇情結構與人物關係上不做刻意安排,迴歸純粹,但人物也有細膩的情感表達。觀看《掃毒2》就是享受一場視聽盛宴,思維一路順暢得以放鬆身心,這樣的觀影感受足以值回票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