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

  第770份禮物

  ●●●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有束光(ID:onelight01)

  攀登雪山是一項危險係數很高的戶外運動。

  羅靜不懼危險,14 座 8000 米的雪山,已經登頂 13 座。然而,她卻拒絕博眼球的宣傳,拒絕“登山家”的稱號,她說,“登山對我來說其實不是那麼主要的部分。”

  她的價值從不依託在單一的事物上。

  “不停地在變纔是更安全,一成不變是最危險的。”經歷過生活的雪崩,體驗過生死時刻,經歷過愛人的消失,體會過摯友身亡的滋味,羅靜的人生,其實才剛開始不久。

  ●●●

  7 月,是布洛阿特峯登頂的好時期。連綿白雪覆蓋住光裸的岩石,一隊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登山者,揹着巨大的登山包,撐起登山杖,艱難前行。

  突然,一陣轟隆聲響起,是雪崩!

  還沒來得及反應,羅靜已被迎面砸來的雪浪衝下山坡。那一刻,除了下意識的驚恐,羅靜的腦海裏都是,完了,這次真完了,再也見不到她的兒子……

  來源:soogif

  羅靜不知道雪團裹着自己下滑了多久,也許是幾秒,也許是幾個世紀。

  停下來的時候,她被雪埋着,身體被反向折成 V 字,無法呼吸,“我幾乎無法控制我身體的形狀,再過幾秒鐘,我可能就會因胸口被折而窒息,我聽見自己歇斯底里卻微弱的呼救聲……”

  即將失去呼吸的那一刻,羅靜感覺到有人在急切地扒掉她身上的雪,試圖把她拽出來。死神捂住她的鼻子,就又離開了。

  2017 年,羅靜再次挑戰布洛阿特峯,遭遇雪巖崩塌。圖片攝於登頂途中。

  剛纔的一切那麼真實,又彷彿幻覺,羅靜靠在岩石上,渾身顫抖。鬼門關裏走了一遭,她感激自己還能活着,還有機會回家見兒子,聽兒子喊媽媽,跟兒子做遊戲。

  這是 2015 年,她攀登 8000 米高峯的第五年。

  ●●●

  “我從小就有一個特點,

  就是我想什麼事情立刻就做”

  十年以前,羅靜過着普通的生活。

  父母已經爲她規劃好了一切,大學念計算機,留在北京,進入 IT 行業,結婚,生子,生活行駛在“正確”而精準的軌道上。

  儘管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羅靜工作很努力,當時在PQA(全過程質量檢測)部門還帶了三個員工,“我有自己的主見,盡我所能做到最好。”朝九晚五,回到家,羅靜的注意力就集中到相夫教子上,老公、兒子諾諾、幸福的羅靜,三口之家顯得那麼穩定和堅固,以爲會到永遠。

  2012年,羅靜與兒子諾諾。

  平靜之下暗流湧動,“雪崩”突然發生。

  丈夫消失,留下數百萬的鉅額債務,30 出頭的羅靜,帶着 1 歲多的諾諾,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走下去,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走下去。這段要窒息的時期裏,羅靜有過一了百了的念頭,她不止一次在樓頂徘徊,死亡看起來如此誘人,可以將一切終結。

  但是,想到孩子,羅靜又覺得自己必須堅持下去,她很努力地調整自己,“當時只是一個家庭婦女,然後我要去想辦法跟公檢法打交道,又要處理這些所有的事情,當然我在家也是經常心情不好,但是我告訴自己你不能這樣,我需要怎麼樣子去開心地面對兒子,因爲他才一兩歲。”

  硬着頭皮前行,用了好幾年,羅靜終於度過難關。這四年以來的日日夜夜,都是極度的疲倦,羅靜渴求一段時間的休整,希望自己重拾快樂。

  過去的愛好和願望召喚着她,人生第一次嘗試攀登的哈巴雪山浮現在她眼前,5396 米的高山巔頂之上,她曾那麼喜悅,曾看到那麼美的景色,也曾期待着去更高的山峯。

  哈巴雪山,來源:視覺中國。

  “我從小就有一個特點,就是我想什麼事情立刻就做。”2010 年,羅靜辭掉工作,決定專心去登山,給自己一段時間,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000 多米的四姑娘山,6000 多米的雀兒山,7000 多米的寧金抗沙,過去積壓的所有不快,隨着山頂的風遠逝。

  羅靜愛上攀登的過程。

  四姑娘山,來源:視覺中國。

  雀兒山,來源:視覺中國。

  寧金抗沙峯,來源:8246.com 。

  ●●●

  “中國女性也沒有人做到過,

  萬一我可以留下一些東西”

  攀登其實很早就開始了。

  從 2002 年起,羅靜就開始經常在北京周邊徒步。上班之後,也經常利用下班的時間去打羽毛球。週末,打個一兩場羽毛球,然後就約人爬山紮營。

  羅靜一直很瘦,體力也不是很好,但通過“這樣子的一個過程,慢慢打下了我身體的一個基礎。”

  辭職後攀登的三座山,

  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羅靜感覺自己停不下來了。

  掙錢的願望沒有那麼迫切,

  也自信自己隨時能再找到工作,

  她決定再給自己三年時間,

  “我每個月當時手裏還有小部分的錢可以支配,

  我過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我不在乎啊,

  我坐車出門坐公交我也沒事啊,

  然後喫飯,我也不要求喫大餐,

  反正就是對物質方面的要求,

  那個時候是比較低的,

  比起來我更願意選擇去登山。

  登雀兒山時認識的楊春風,

  經常與羅靜分享自己去 8000 米的故事,

  那時候攀登高海拔的人很少,

  老楊的想法對她影響巨大。

  羅靜又佩服又嚮往,

  但同時也覺得,“好遙遠”。

  不過,登過 7000 米的山後,

  羅靜開始按捺不住去 8000 米的山頂

  看一看的願望。

  2012 的聖誕夜,羅靜與楊春風、還有幾個朋友一起度過。

  2011 年,老楊說要去瑪納斯魯,羅靜很心動,追隨着他一塊去了。

  爲了 8163 米的瑪納斯魯峯,她放棄了買車,把錢都投到登山裏。老楊是隊長,羅靜是隊員,“但是我真的什麼都聽老楊的,我跟着走就好了,基本不用動什麼腦筋。”

  就這樣,通過老楊的帶領,羅靜跨入了 8000 米的大門。

  羅靜在馬納斯魯,“在這裏,人是那麼渺小……”

  “這個是那個陡坡的全景…冒一小點的是老楊的頭頂~~~”,來源:8246.com

  第一個 8000 米開啓後,羅靜就開始計劃第二個八千了。很多人喜歡去攀爬珠峯,羅靜不是很想,手頭資金有限,而且,她更願意去嘗試罕有人至的地方,更有意義。

  羅靜選定了馬卡魯峯,她覺得這座山峯肯定能給自己帶來全新的體驗,事實證明她的預想是對的 —— 在馬卡魯峯上,“我們從3號營地回到4號營地,最後用了24小時,那一次挑戰了我的極限。”

  羅靜在馬卡魯,來源:8246.com

  攀登馬卡魯的時候,羅靜認識了饒劍峯,同行的還有幾個伊朗大個子,大家看羅靜瘦瘦小小,一直都很照顧她。

  一個伊朗大個子對羅靜說,“你只要跟着我,就一定能登頂。”

  羅靜與隊友的合影,來源:8246.com。

  但是一切都沒那麼順利,從 3 號營地到海拔 7400 米的 4 號營地的路上,他們把食物給落下了。到了 4 號營地,天氣不好,食物匱乏,每天都只能喝一杯奶茶,然後在帳篷裏躺一天。

  後來,天氣稍微好一點之後,他們就開始冒着風險出發。最後,羅靜和老饒在下午 7 點登頂成功,其他人都沒有,包括告訴羅靜跟着他的那個伊朗大個子。

  登頂途中,來源:8246.com。

  羅靜,也成爲第一個登頂馬卡魯的中國女性。

  羅靜登頂,來源:8246.com。

  最開始的時候,羅靜是抱着挑戰自己的心態登山,“對一個未知山峯,你肯定內心是有恐懼、未知的這些東西,然後在過程當中,你要解決很多不一樣的問題,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對你的一個成長,也有好奇心吧,最初是這樣子。”

  成爲第一個登頂馬卡魯的中國女性後,羅靜開始有了其他的想法,“就是試一試,中國女性也沒有人做到過,萬一我可以留下一些東西。”

  干城章嘉、道拉吉里峯、喬戈裏、安納普爾納、珠穆朗瑪峯、洛子峯……羅靜一次次刷新着記錄,截至現在,全球 14 座 8000 米以上的雪山,羅靜已經成功登頂 13 座。

  ●●●

  “白首如新 傾蓋如故 ”

  致我的所有不幸遇難的朋友們

  硬幣兩面,登山不僅只有那些光輝喜悅、化險爲夷的時刻,羅靜也曾被憂愁恐懼、種種顧慮攻佔內心。

  2013 年的干城章嘉,是羅靜“登過的最難過的一座山”,17 人攀登,15 人登頂,但最後有 5 個人長眠雪嶺。羅靜是隊裏唯一的女生。

  羅靜在干城章嘉。

  遇難的五個人跟羅靜都很熟,在營地裏,大家一起聊天、合影,互相鼓勵,“結果照片裏所有人都沒了,除了我。”

  其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個 27 歲的匈牙利大男孩,他一直跟着羅靜,干城章嘉是他選擇的第一個 8000,無氧,沒有引路的夏爾巴,因爲缺少經驗,最後做錯一個決定,生命消失。

  遇難的同伴之一,namsoo,來源:@白天羅靜。

  5 月 20 日,從此以後,對羅靜來說,意味着隊友遇難日。下山之後,羅靜開始變得很安靜,慢慢從過去的浮躁中脫離出來。

  然而,噩夢還沒結束。

  6 月 23 日,消息傳來 —— 老楊、老饒在巴基斯坦南迦帕爾巴特峯大本營出事。目擊者說,當晚零點,大概有八個人衝進營地,拿繩子捆住登山者,搜刮完財物後,向他們開槍。

  羅靜本來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員,因爲報不上名,沒能去成。所以,羅靜與老饒約定好,等他結束,7 月一起去迦舒布魯姆 I、II 峯。兩個人的旅程,出發時只剩下一人。

  5 月 20 日到 6 月 23 日,“中間的 13 天相當於一個世紀。”眼淚還沒流完,又要面對另一個艱難的決定。迦舒布魯姆也在巴基斯坦,還要去嗎?羅靜在家看着機票購買界面,確認鍵點了一天都沒能點下去。

  之前登山時認識的一個西班牙老頭 Oscar,給羅靜發來郵件,“不要被外界的恐懼佔據內心。”羅靜點下確認鍵,在失去導師與摯友的悲痛中前行。

  Oscar

  登頂的那一刻,她拿出饒劍峯的照片,“登山者最好的歸宿該是在雪山之上。”

  看過生死,也有過命懸一線的時刻,有人問羅靜,你難道沒有感到過恐懼嗎,難道沒想放棄過登山嗎?

  羅靜回答得毫不猶豫:

  “當然會感到恐懼啊,我肯定也會害怕啊。”

  “如果因爲恐懼就放棄了,只能證明你對登山的熱愛還不夠。如果放棄了,就又要回到原來的生活了。”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無意義的生活。

  羅靜有自己的生死觀。

  “我們的人生太短暫了,我們的出生就是衝着死亡去的。人這一輩子,真正記住你的人能有幾個?只有家人,或許連下一代的下一代都不太會記住你,我兒子現在就不知道太姥姥的存在。所以要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單純爲個人名利,我覺得特別不值得。像我登過的每一座山,也許別人不會記得,但那些頂峯,它一定會記得曾經有一箇中國女人來過,我也不在乎很多人知道我,但山會記住我,我認爲這纔是生命的意義。”

  對於她的決定,家人沒有阻攔。

  曾有記者問過諾諾,會不會擔心媽媽,諾諾回答,“我支持她做她喜歡的事情,雖然我很擔心。”

  而羅靜的登山包上,一直掛着一對毛絨玩偶,“它代表我的兒子,代表我們兩個人一起完成我們

  ●●●

  “我要帶他去看全世界”

  由於大部分的錢都花在登山上,不登山的時候,迴歸普通人生活的羅靜,一直過得比較拮据。

  成功登頂喬戈裏峯後,羅靜在登山圈成名。但她心裏琢磨的,卻都是要怎麼還債,“因爲那幾座山我都是賒賬去登的,我欠着別人好幾萬美金。”

  喬戈裏峯,來源:視覺中國。

  所以,羅靜都不敢跟朋友出去玩,北京喫飯太貴,一次聚餐,分攤下來,就得一兩百塊。她只能不斷拒絕朋友,“我說太貴了,我自己在家簡單喫。”

  羅靜本來不用過成這樣。首位中國女性,登頂 13 座 8000 米雪山,如果拿這個名頭去拉贊助,完全可以過上經濟充裕的生活,她不願意。

  她希望能忠於內心,保持驕傲。羅靜很喜歡歌手朴樹,“就像朴樹一樣,爲什麼很多商演他拒絕掉了,因爲他不願意迎合違背內心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有的時候人能做到這樣真的很不容易,我也儘量不讓自己爲了錢去折腰。”

  諾諾跟着羅靜,也過着沒那麼寬裕的生活。

  但羅靜不會覺得自己對諾諾有太多虧欠 —— 沒有那麼多的錢,但有很多的愛,“登山對我來說其實不是那麼主要的部分……在我生活當中,我家兒子就是我的中心。”

  她會帶諾諾,開着租來的車環遊歐洲;會帶諾諾住在青年旅館,結識形形色色的人;會帶諾諾坐當地交通,體驗不同。

  “杭州之夜,應兒子強烈要求,再上寶石山剪影秀。”

  心態變了後,羅靜與前夫也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

  羅靜的母親問,爲什麼不恨他?

  羅靜回答,爲什麼要恨,如果繼續恨他,就是懷着恨的心態生活,羅靜不喜歡這樣,“沒有任何好處。”她反而覺得,“沒有他就沒有我兒子,也沒有我這樣子的生活的經歷,我可能就會一直做一個家庭主婦了。”

  從生活的沼澤中爬出來後,羅靜對生活更多的是感恩,“我就覺得老天爺通過這樣的生活來塑造你,所以才成了今天不一樣的我。”

  現在的羅靜住在清邁,諾諾在那邊上學。

  她盤算着,等一切安排妥當,就把父母接過去養老。然後,把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接過去,“他們對孩子特別好,夫妻倆人也特別好,所以我跟他們的關係就特別好”,直到現在,羅靜都沒有改口叫他們叔叔阿姨,“我覺得這個沒有關係,這對老人是一種心理安慰。”

  羅靜在清邁,“喜歡下雨,喜歡看書……”

  談到未來,除了完成 14 座登頂,羅靜的計劃還有很多。

  要與諾諾環遊世界,“帶兒子吧,就跟以前概念不一樣……我要帶他去看全世界,以前你的觀點就侷限在家裏……不會有全世界的概念。”

  要繼續保持內心的東西,加強自我的內在修煉,“通過登山,我自己也認識到自己身上太多不足。”

  要學英語、要多看書、要多運動、要寫一本書……

  “有好多事情以前不會覺得,因爲以前的你價值觀取向比較單一,(現在)會更加意識到這個時間的緊迫”,所以現在就要開始!

  滑翔

  當孩子王

  自己組裝傢俱

  布洛阿特峯上,雪崩過後,一個巴基斯坦人失蹤,一個日本姑娘腿部骨折,被夏爾巴從雪裏刨出來的羅靜,腰部、肺部、半個身體嚴重擦傷。這樣的情況,在旁人眼裏,就應該好好回去休息,但她沒有。

  休息兩天後,羅靜回到大隊伍,再次嘗試衝頂。所有人都覺得她瘋了,但羅靜知道自己沒有。她想試試,一方面,八千米的登山經歷不夠,完善經驗,另一方面,盡全力讓自己迅速地擺脫恐懼,強大心理。

  這一年,羅靜沒有成功到達布洛阿特峯的山巔,但是,“我一點遺憾都沒有,因爲我盡了全力。”雖敗猶榮。

  2017年,羅靜成功登頂布洛阿特。

  曾經歷過生活的雪崩,曾體驗過生死時刻;

  曾經歷過愛人的消失,曾體會過摯友的身亡;

  現在的羅靜,有幸福的家庭,

  有熱愛的事業,有嚮往的目標。

  她的人生,其實才剛開始不久。

  圖片來源自羅靜微博@白天羅靜、視覺中國、8246.com、soogif 及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