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信金融:行爲金融學——交易者需要把控自我的五個關鍵時刻

一個成功的交易者必須在“過度”與“不足”之間尋求平衡。通過在恐懼和貪婪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交易者就有意志力來克服其情緒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以下五種情形會讓交易者喪失對現實的理性把控。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陷入此類情形,就應該儘快擺脫!

過度自信

當完成幾筆成功的交易後,你會自我感覺良好,突然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世界之巔。要從交易中獲取實實在在的收益,自信必不可少,但過度自信會毀了你。對自己的能力過度自信的交易者就較少運用風險管理技巧,他們更有可能依賴自我感覺和情緒或是胡亂分析進行交易,最後使自己蒙受損失。請把控好自己!你也許是個不錯的交易者,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僅靠每個月的幾筆交易就能賴以爲生的程度。

反應過度

你是不是曾經爲了一個重大事件或重大數據的披露等待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等待的結果是不是讓你很喫驚,從而做出不加思索的本能反應?放心,並非只有你纔會這樣!預測關鍵事件並且進行相應交易的確重要,但是反應過度並無益處。根據市場效率理論,新信息或多或少會即刻反映在證券價格變化上。重要的是,不要與市場效率理論背道而馳,所以請慎重做出反應。

信息過量

有時,金融信息鋪天蓋地,令人不知所措。技術交易、基本面指標、地緣政治、即將來臨的假期——哪個會真正影響價格的變化呢?與其抓耳撓腮,不如回過頭去看看你的交易計劃,它可以引導你在市場動盪時期的交易。此時此刻就是實施你交易計劃的最佳時機。如果技術指標和基本面指標都不利於交易,那你爲什麼還要一意孤行呢?

過度焦慮

對投資者信心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大筆虧損或市場暴跌!近期的市場行情清楚表明,市場波動總是反覆出現。與其焦慮不安,不如採取實用的降低風險策略。設置止損點及獲利點能讓你重拾信心,從而在經歷較大交易虧損或者劇烈市場波動後繼續進行交易。無需驚慌失措!

從衆心理

從衆心理在金融市場最爲普遍!從衆行爲導致了許多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其他人都這麼做,我也應這樣做,對嗎?錯!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受到其他人言行舉止的影響,就該停下來重新考量。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避免受從衆社會壓力的影響。事實上,金融市場是最不可隨波逐流的地方。

對交易者而言,過度自信、信息過量或者過度焦慮從來都不是什麼好兆頭。對新聞事件過度反應或隨大流也同樣不可取。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以上狀態中,記得要自我調節把控。回到最根本的東西,重新審視你的交易目標或者重新評估你的交易策略。這能讓你避免鑄成災難性的大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