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是濟公的誕辰,他出家爲僧後不受戒律束縛,愛好酒肉,似癡若狂,常以“瘋癲”形象示人,實際上是有着高深修爲的得道高僧。因其懂醫術,有着濟世救人、扶危濟困的德行,後世尊稱其爲“活佛濟公”。他行世於宋朝(南宋)時期,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人們出於對他的厚愛,以“公”爲稱,此爲“濟公”之稱的由來。

活佛濟公·網絡供圖

關於濟公的傳說,民間有很多,加之近些年相關影視劇的影響,普遍認爲他是十八羅漢裏的“降龍羅漢”轉世。關於“羅漢”,在佛教裏的地位緊隨佛祖、菩薩之後,他們是佛教裏已經滅絕一切煩惱,不再入涅槃和輪迴的自覺者;受天人供養,以弘揚佛法爲己任。目前關於羅漢數量,分別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的說法,這些說法有什麼關係呢?

遊本昌版濟公劇照

十六羅漢的說法主要是指宋朝以前,,在唐朝玄奘法師譯文《法住記》中提及佛祖釋迦牟尼佛令十六羅漢常在人間普度衆生。十八羅漢,就是在保留十六羅漢的基礎上,在宋朝時又增加了兩位,但到了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纔算“官方”認定。第17位即降龍羅漢(也說降龍羅漢就是佛祖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尊者”);第18位即伏虎羅漢(也有說是“彌勒尊重”)。至於佛教裏五百羅漢的說法,佛教故事裏說是釋迦摩尼涅槃後,在迦溼彌羅有五百羅漢召集於此傳道得此名。

羅漢堂·網絡供圖

由此可以知道,五百羅漢裏其實是沒有降龍羅漢的,當然也就更沒有活佛濟公了。可現在凡是完整供奉五百位羅漢的“羅漢堂”,卻有濟公的塑像,不在五百之數內,也不列於羅漢位,他的位置在房樑上(也有單獨列在過道上)。至於爲何出現這個情況,應該是吸收了民間的佛教傳說,而後才形成的。這個傳說和“十二生肖”的確定很像……

濟公塑像·網絡供圖

大致故事是說五百羅漢排位那天,濟公其實是最早到的;因爲他抱打不平的秉性,到了之後又出去溜達,因救人耽誤了時辰,再回來後五百位羅漢已經各歸其位。這時候他無拘無束的瘋癲形象又出現了,四周看了看,發現就只有房樑上空着位置,於是就飛身上了房梁,自此後這羅漢堂裏的房樑上就專設了濟公的殿塑和位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