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走速度指數的原理最早可追溯到沒有代步工具的原始時代,行走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人們的勞動效率,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行走速度指數的含義是,市民的步行速度能展現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對走路達人來說,充實的一天結束後,看着微信運動裏的步行排行榜應該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了。

隨着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爲了追求高效率,出行已經無法離開交通工具。顯然,交通工具使用程度能從某種程度上能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的好壞。

不過,通過統計人們的步行數據,也能做到這件事。

行走速度指數

行走速度指數的含義是,市民的步行速度能展現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這個指標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並沒有記載,但卻在實際中認可程度非常高。

行走速度指數的原理最早可追溯到沒有代步工具的原始時代,行走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人們的勞動效率,這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然,即使是交通工具如此發達的今天,行走速度依舊有效,並有權威的調查報告做數據支撐。

美國一位教授針對居民生活情況作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名爲《不同國家與地區生活節奏的比較》。其中有個指標是統計人們步行速度最快的國家,排行榜的前十名中,有九個爲發達國家。

由此,行走速度指數的準確性可見一斑。

步行與經濟的關係

除了從數據規律中能得到步行速度和經濟的關係外,他們之間本身就有着強烈的內在聯繫。

從地勢狀況來說,在平坦的地區行走自然要快過山地。正好,平原地區爲農業,工業,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先天條件。

此外,從居民個人工作狀況來說,產業發達地區就業率高,人們大多處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反之,經濟萎靡,產業不振,無所事事的人就會悠哉地漫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