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与阿枝。《长安十二时辰》李必。

《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自从《长安十二时辰》开播以来,易烊千玺扮演的李必一直是一副高富帅的形象,他六世公卿心系大唐,一心辅佐东宫太子,期望有朝一日新主继位推行新政,救民于水火之中。

剧中李必为保长安百姓安危,多次忤逆长官,甚至直接杠上了权倾朝野的右相林九郎,而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正面人物,无意间竟成了一些网友攻击《长安十二时辰》的突破点。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不少网友说李必的形象过于单一脸谱化。所谓脸谱化指的是文艺创作中刻画人物的公式化倾向,即是好是坏是什么性格一眼能看出来。

对于李必形象太过脸谱化的说法,小酌只想淡淡的回一句:你们真的看懂李必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表面上,李必确实是传统意义上为国为民的正面英雄形象,但是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会发现李必的形象完全禁不起推敲。

李必执意调查阙勒霍多案固然是为了保全长安,但除了保护百姓安危的因素,为太子立功、巩固东宫势力也是促使李必执着办案的主要因素之一。

太子与百姓孰轻孰重?李必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曹破延被捕后,种种矛头指向何执正,何执正是太子党的中流砥柱,如若牵涉到阙勒霍多案必然不利于太子。此时的李必已然开始怀疑阙勒霍多与太子有关,却对张小敬等人闭口不谈,为了避免消息走漏,甚至执意独自审问曹破延与鱼肠。

要救长安百姓,与张小敬共享线索是必然之举,而为了维护太子,李必选择了沉默。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不知道大伙还记不记得通传陆三暴露后,回到龙波处说的那番话。

龙波:你到靖安司有四个月了吧,怎么样,吃着朝廷的俸禄,过着安稳的日子,喜欢吗?

陆三:喜欢,靖安司是朝廷最新的衙门,所见,也只是上头的维上,下头的争功。陆三看的很喜欢,因为每过一天都证明我跟对了人。

在陆三看来,貌似为国为民的李必,其实也只是众多执着于党派之争的官员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

小酌认为,李必确是个心系大唐的好官,但他对大唐百姓的了解仅限于四书五经。六世公卿的贵公子,诗书礼记读得不少,仁义礼智成竹在胸,但这样高高在上的人哪里真的懂什么人间疾苦。

正当李必在百姓与太子间踌躇时,他迎来了有生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流浪。堂堂靖安司司丞被诬为逆贼,成了全城通缉的要犯,逃窜于大街小巷。

正是这次流浪,让李必真正见到了底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

整个逃亡过程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小人物,无疑是那个全身生疮,和李必一起被关在地下的阿枝姑娘。

李必开始看到阿枝的样子很是惧怕,慢慢了解了阿枝的身世后,渐渐对她生起了怜悯之心。既然身陷囹圄难救长安,那便先救眼前的阿枝吧。于是精通医术的李必开始为阿枝治疮。

满身疮痍的阿枝只是一介草民,但此时在李必眼里,她又何尝不是那个病入膏肓的大唐呢。一定意义上,李必医治阿枝便是在医治大唐,那句辅以东宫药圃的珍奇草药,正是暗指东宫太子新政。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与阿枝

之后,李必遇到了拜访葛老的张小敬,两人毫无保留的互通了线索,似乎流浪后的李必已经下了决心,为了一个个像阿枝这样平凡百姓的安危,无论代价几何,他都誓要守住今日的长安城。百姓对于李必来说不再是一个书面上的概念,它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如若不是这次流浪,如若不是遇见阿枝,恐怕李必很难真正放下党派芥蒂,做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从太子党心腹李必到一心守护百姓的靖安司丞,这样复杂的人物,你还觉得李必是一个脸谱化的角色吗?你认为阙勒霍多幕后的黑手会是太子吗?欢迎下方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影视小酌帮你告别片荒,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影视资讯,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