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25日至28日巴薩羅那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 2019)上,華爲等手機廠商在積蓄了足夠能量後推出5G手機,緊接着兩會聚焦5G產業,都預示着5G商用正在加快。

這意味物聯網中連接不穩定的難題將得到解決,智能設備需求會隨着5G浪潮來襲迎來大爆發。近期在上海舉辦的2019AWE上,AIoT接捧5G,成爲了當之無愧的焦點,幾乎所有廠商都發布了AIoT相關的產品和戰略。

然而,3月12日TCL率先召開春季發佈會,這次發佈會與以往不同,TCL不光發佈了旗下最新產品,更重要的是,TCL還向外界傳達將向全球領先的智能科技企業進發的決心,並公佈構建了基於AI×IoT的智能終端系統架構,同時宣佈全面進入AI×IoT的賽場,成爲國內第一家搶先發布IoT戰略的廠商。

5G浪潮推動產業變革,AIoT進入加速落地階段

大家都知道家電智能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再加上5G的來臨,很多人也預測業界方向會有變化,但作爲家電行業巨頭的TCL率先衝出起跑線,依然讓人震驚。

隨着消費升級,智能科技正逐步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與此同時,時代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發生變革,AloT在5G浪潮的推動下將催生更多的高速應用,萬物互聯正在成爲現實,智能產品將迎來快速普及的浪潮,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體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行業方面,不得不承認的是,智能家居正在改變着整個家電行業,也許下一個時間點就會給全行業帶來顛覆。現階段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不斷向全行業滲透,而接下來5G時代也即將到來。AloT和5G的相遇,會推動智能家居技術快速升級乃至產生飛躍。各大廠商早早佈局意味着可以全程參與到這種技術變革之中,進而獲得時間和技術上的優勢。

在消費者方面,目前越來越豐富的智能家電品類正在影響着用戶的認知,也在催熟智能家居市場。當整個市場趨於成熟,也就迎來了用戶大規模升級乃至產業全面升級的窗口期,智能風暴來襲,未來2年內,90%產品都是智能化產品,非智能產品將退出歷史舞臺。

這種情況已經在其它行業出現了,比如新能源汽車就是在2018-2019年間快速獲得市場認可。只有提前準備、能夠拿出全品類產品迎接智能家居時代到來的企業才能取得先機。家電市場亦是如此,也許很快超過80%的傳統家電都會被淘汰,只有提早佈局AIOT的品牌廠商才能存活下來,並且獲得進入下一輪賽場的入場券。

然而,市場的升級總比預想的要快……

智能生態正上演三國殺

當前在AIoT領域,個人認爲主要存在三類企業在主導形成生態:

一類是如亞馬遜、谷歌、阿里等互聯網企業,他們以智能音箱爲中心構建生態,企圖通過智能語音操控萬物,熟不知如果自己不掌握硬件製造和產業整合的能力,是難以打造成套智能生活產品體系的。

另一類是如華爲、小米、蘋果等手機廠商,他們構建以智能手機爲核心的生態,手機廠商已有龐大的用戶羣體,可以被視爲天然的智能入口。特別是小米AIoT起步比較早,目前在智能家居中已經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但是過於依賴手機交互入口、以軟件爲強項,導致除手機之外的硬件基本要依賴生態夥伴。從短期看他們能夠迅速積累硬件產品品類,但僅僅依靠單獨爆款產品是無法成就整個智能生態體系的成功。

還有一類就是諸如TCL、三星、海信、海爾、美的之類目前正逐步往轉型智能家電方向轉型的企業。這類家電企業擁有較爲龐大的用戶基數,對於搶佔智慧生活的入口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尚不能形成完整的智能生態。

正如TCL智能終端業務羣CEO王成所預言的:“未來2年內,智能升級對研發供應鏈要求將變的極高,未來幾年,將有80%的智能電子產品的玩家出局,只有能提供全品類整體解決方案的20%的品牌將成爲頭部玩家。”

那麼,問題來了……

誰能順勢而上成爲最大贏家呢?

有人會覺得哪家企業的產品最先佔據智控中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入口的地位,哪家企業就有望成爲智慧生活標準的制定者。無論是海爾、格力、美的等正在向智能科技企業轉型的中國家電製造業巨頭,還是亞馬遜、谷歌、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大家共同面對着AI跟IoT怎麼更好的融合才能帶來新的產業變化和用戶使用場景的變化做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因爲各大巨頭都明白誰最先成爲智慧生活標準的制定者,誰就能夠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最大紅利。

實際上,對於多數家電企業來說,雖然智能化是一種趨勢,但傳統家電仍有利可圖,而智能化卻要投入巨大的情況下,似乎很難找到轉型的驅動力。

我們再往前、往遠看,可能所有的設備都可能成爲入口,只要有傳感器就是入口,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控制這些設備?一定需要由人來控制嗎?

也許未來某一天,晚上下班回到家,迎接你的不再是黑漆漆的屋子,而是開門瞬間便已亮起燈光喚醒電視,家裏的空調會根據人自身的體溫而智能調節溫度,而這一切的指令發出者可能是你身上佩戴的某個智能傳感器,也可能是家裏安裝的智控中樞。

“未來一定是泛入口化的,可能單一的入口還會存在,會有一部分的價值和作用,但是它並不阻礙其他的設備也成爲入口。”TCL王成對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口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因此,TCL則成爲了玩家中的另類,它爲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口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從TCL今年的春季發佈會來看,它正在在走一個全品類、去中心化的路子,從個人生態產品到全屋家電再到到消費電子,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全場景全品類的整體架構。

三大優勢加持,TCL進擊智能科技陣營

總的來看,各大類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劣勢,但經過綜合對比,TCL更有望在這場角逐中成爲最大贏家。

首先,TCL有着其他廠商都沒有的全品類的智能終端製造能力。TCL本身有着硬件優勢和衆多家電、消費電子產品。這次發佈會上,TCL又推出了“4T”佈局以及相關產品。所謂4T,就是在原有T-Home的基礎上做延伸,重磅推出T-Life、T-Lodge和T-Park等全新的產品和方案,將這些硬件融合連接起來,提供包括家庭生活、社區、酒店等解決方案,補足軟件短板。既有物可聯,又有交互能力。

其次,TCL不僅具備全品類智能硬件製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具有顯著優勢。作爲上市企業,早在2018年初,TCL就在財報中提及自己在人工智、互聯網應用以及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技術三大技術領域的產業佈局和技術儲備。

整個2017年,TCL投入了47.2億元的研發資金,主要用於人工智、互聯網應用以及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的研發,並已經初步獲得成果。此外,本次春季發佈會上TCL還發布了運用獨立的AI引擎技術打造的“全場景AI“。TCL幾大場景的人工智能引擎爲自己研發,而非使用第三方的智能引擎。業內人士都明白掌握引擎則意味着掌握核心競爭力。

最後,TCL憑藉多年的穩紮穩打,擁有着龐大的用戶基礎。TCL在全球化雙+戰略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這裏不妨插入一段歷史:早在2014年,TCL就發佈了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的雙+轉型戰略,經過5年堅持推進該戰略,如今的TCL已經在多個領域大有收穫。據公開資料顯示,TCL在全球擁有9.6億的用戶基數。

TCL在其2019春季發佈會上公開了2018年部分銷量數據,其中,TV品類出貨量高達2861萬臺。根據羣智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TCL電視出貨量已趕超LG位居全球第二;冰箱和洗衣機品類在中國區對比同行業同比增幅第一,空調品類突破了1000萬臺的好成績,穩居行業前5名,智能電視累計激活用戶達到了3191萬,在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累計激活用戶達到了5.28億。

對於TCL而言,三大綜合優勢的加持讓TCL進擊智能科技企業陣營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而在今年的春季發佈會上,TCL更是向全球市場展現了自己的實力。TCL不僅帶來了X10 QLED 8K TV、X10洗衣機、X10冰箱、T-睿空調,還有包括智能V臉射頻美容儀、魔顏智能美妝鏡、耳機、光波雙淨智能牙刷、智能門鎖、安防套裝和智能體驗套裝等智能硬件,這一波圍繞AIoT展開的智能家居生活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結語:

由此可見,進擊智能科技陣營之後的TCL已經不侷限於特定家電產品,甚至不再侷限於家電領域。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只要有足夠強大的技術實力,AIoT所能實現的遠不止是推出一點產品、實現某些功能,而是直接爲有特定需求的用戶打造出符合需求的智能化場景,將用戶帶入一個全新領域。

而TCL的目標則是基於自研的開放平臺與系統,通過AI交互技術實現萬物互聯互通與內容服務整合,賦能智能終端產品,爲用戶打造 “全場景陪伴”的美好智慧生活。通過AI×IoT的戰略打通產品之間、場景之間的隔閡,帶來的互聯互通和全場景的優勢需要在產品層面落地,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到價值,只有整體的智能終端產品和方案,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也許正是因爲作爲家電行業巨頭的TCL洞察了這一需求,率先衝出了起跑線,纔有了從家電企業轉型成爲智能企業的驅動力。而重量級企業的進擊舉動又會讓整個市場活躍起來,從而進一步推動AI×IoT這個新時代的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