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不少小程序開發者在後臺收到了一條“小程序新增頁面收錄功能”的通知。小程序的內容搜索再次更新,從近期小程序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微信也一直都在明確強調要強化搜索入口,如今最爲關鍵的一步終於來了。

搜索正在成爲微信小程序第一入口

微信的這一佈局有跡可循。目前來看,小程序歷史列表、任務欄、我的小程序這些快捷入口已經是用戶使用小程序最主要的來源,40%以上的訪問也來自這類場景,但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卻着重提到2019年小程序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搜索的直達。

過去兩年,微信也一直在推動小程序的搜索直達,不斷強化微信小程序的搜索入口。2017年6月9日,小程序開始支持自定義關鍵詞搜索,開發者可以選取10個關鍵詞,引導用戶通過搜索進入自己的小程序;7月底,微信在搜一搜中開放小程序關鍵詞搜索;9月初試點針對附近的小程序的“LBS推廣”,嘗試在小程序生態內引入競價排名的入口搜索機制。

微信小程序搜索匹配結果

2018年9月的尾聲,微信接連上線了「功能直達」和「我的購物單」這兩個與小程序相關的新能力,巧合的是這兩個功能的入口都在搜索框。前者是當用戶在微信「搜一搜」或小程序搜索框中搜索特定關鍵詞(例如機票、電影名稱等),搜索頁面將呈現相關服務的小程序。後者是用戶在微信裏將商品添加到「想買清單」後,就能在小程序列表的搜索框中發現「我的購物清單」的身影。

如今,用戶通過關鍵詞搜索就直達小程序頁面內的服務,無疑讓微信的搜索入口進一步強大。藉助搜索直達,微信小程序得以集成一切服務,進而蛻變成去中心化的移動互聯網超級入口,也由此真正走向「搜索即服務」的閉環。

搜索爲什麼是小程序觸達用戶的最佳途徑?

張小龍曾表示,「PC互聯網的入口在搜索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在二維碼」,但他也曾把小程序比作PC時代的網站,「小程序不僅是各種信息的載體,更是一種觸手可得的服務」,那麼一個讓用戶能快速找到這些小程序的入口就很有必要了。

就微信的本質而言,基於社交的小程序流量分發更多依賴於人與人之間的分享裂變,在增加了分享可能性的同時,也呈現出了明顯的流量「去中心化」特徵。其結果就是無法利用社交關係的小程序難以得到流量賦能,同時由於頭部小程序玩家有着先發優勢,像拼多多、美團等騰訊系企業尤爲獲得扶持,佔領早期紅利,因此最終固化爲二八壟斷格局。如何讓優質的小程序被更好的發現,也成了微信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小程序這條賽道上,百度智能小程序是微信小程序之外最重要的玩家,其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於微信的開放生態。不久前,百度智能小程序第三次出現在百度財報的重要位置並公佈了核心進展數據,在2018年12月,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達到1.47億,環比增長30%。

作爲用戶尋找信息和服務的天然入口,百度智能小程序與用戶的使用場景天然契合,而這也徹底解決了開發者在其他小程序平臺遇到的尋找流量難的問題,再加上藉由搜索建立的生態往往具備很強的長尾效應,這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缺少被觸達機會而導致的馬太效應。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成功,即證明了「搜索作爲小程序觸達用戶入口」的可行性,也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張小龍的思考,「小程序在線下是要通過掃碼獲得的;在線上應該是通過搜索和社交這兩個渠道獲得」。目前來看,讓服務與產品質量更高的小程序通過搜索入口自然湧現,這是張小龍給出的答案。

嚴格意義上,搜索行爲往往與需求相伴,這與小程序「用完即走,觸手可得」的特性天然契合。搜索是在滿足用戶的需求,而非創造用戶的需求,也正是這點特性決定了搜索是讓小程序與用戶相連接的最佳途徑。

微信小程序的搜索還欠缺了什麼?

從開發者側看,微信搜索毫無疑問將帶來小程序下一波的流量紅利。通過搜索可以打破小程序之間的壁壘,做到內容或服務的直達,開發者進而獲得更多長尾流量,看上去這是一場雙贏。

但遺憾的是,從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開放兩年多的時間裏,小程序的搜索入口並沒有被開發者所看重。開發者背後的疑惑情有可原,微信搜索一直沒有成爲微信小程序的重要入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用戶尚且沒有養成使用微信搜索的習慣。

用戶日常百度搜索場景自動匹配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能夠與用戶的搜索使用習慣天然契合,這是因爲百度App的主場景搜索原本就是智能小程序最核心的入口。對微信小程序來說,在微信中建立搜索場景還需要重新培養用戶習慣,但問題是微信並不具備高頻的搜索使用場景。

其二,微信生態的不透明是開發者的困惑。

對開發者來說,搜索之所以是紅利,這是因爲搜索能讓所有開發者不論大小,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流量獲取更加平等化。在相同的搜索規則下,小團隊開發的小程序通過頁面結構的優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一樣有機會排在頭部小程序前面。

但在微信的生態體系中,微信往往會給騰訊系產品絕不同於其他創業者的特權,而這也意味着,只有騰訊生態裏的開發者才能最多流量。微信生態一直比較封閉,不透明也是很多開發者的困擾所在。

其三,小程序主動觸達用戶仍缺乏場景。

微信小程序發展至今,無論是基於社交分發,還是搜索入口分發,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留存。張小龍的剋制,確保了對用戶體驗的卓越追求,但這也開發者無法去主動觸達用戶,更多是被動的依賴於平臺的流量分發。「用完即走,觸手可得」,但用戶首先得想起你來。

事實上,也正是因爲此,百度智能小程序採用的是「搜索+信息流」的分發組合拳,而不是單純的依賴於搜索。搜索本身就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匹配的都是精準的需求,不用擔心小程序的傳播會給用戶帶來騷擾。

搜索之外,小程序則基於大數據、意圖識別、興趣識別等技術精準的找到各類智能小程序用戶,有效縮短用戶轉化途徑,再借助優質內容實現用戶沉澱,後續則進一步通過二次喚醒等主動push的方式,吸引用戶迴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