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診所來了一位33歲的男孩子,他,陽光,散發着青春的激情!真的沒想到陽光的他竟是帶着他自己的病歷來問診的。

他告訴我8年前曾去三甲醫院就診,腸鏡的結果提示多發息肉,醫生建議他每半年需要複查一次腸鏡。年少的他並沒有把醫生的話放進心裏,他以爲良性疾病不會再發展,而這一耽擱就是好幾年。

之後的就醫時間是2016年的10月,當時的他揹着十斤重的揹包正在內蒙草原上馳騁,因爲不小心摔了一跤遂前往醫院就診,血常規結果提示血紅蛋白3.8g/L,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腸道多發息肉,必須手術治療。他說特別感謝這次摔跤,因禍得福。他從來不知道血紅蛋白3.8g/L已經是重度貧血!

接下來的輸血、手術伴隨他度過了2016年的冬天。接下來的日子裏,他還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療。他談到剛得知診斷時,欲哭無淚,不知道該告訴誰,父母?兄弟?朋友?特別想找個安靜的地方放肆的哭一場;當將被推進手術室時,他把所有的重要資料全部交給了弟弟。他說父母年歲已大,真心不忍讓他們爲自己擔心。此次來診所他主要想諮詢下一步的治療方案以及今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腸息肉是臨牀常見疾病,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較女性多見。人體的整個消化道都可有息肉生長,其中以結腸和直腸息肉多一般根據腸息肉的部位、數目、形態,患者年齡以及有無癌變,決定治療方案。大腸息肉的治療:有蒂者內鏡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凡超過lcm而完整摘除困難或廣蒂者,先行咬取活檢,排除癌變後經手術完整摘除,如有癌變則根據癌變範圍,選擇局部腸壁或腸切除手術。

諮詢完後續治療方案的他滿意的離開了診所,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的是,爲何早在8年前醫生已明確診斷,並要求他需要定期複查,而他並沒有當一回事。8年後的他,因爲已經錯過了內鏡下摘除息肉的機會,不得不手術切除並必須造瘻。面對這樣的患者,我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心痛。疾病的早診早防早治也是作爲一名醫生需要承擔的一部分責任,患者和醫生因爲醫學背景的不一樣,對疾病的理解和解讀存在着非常大的差異,因此,醫學知識的科普宣傳責任也至關重要!

對這個陽光的男孩,我真心祝福他以後的人生路會一帆風順!更希望看到這份病例資料的朋友能吸取教訓,做到遵醫囑按時隨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