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月第十八屆全國臨牀腫瘤大會(2015CSCO學術年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完美召開,乳腺腫瘤專場王永勝教授精彩分享了乳腺癌新輔助化療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相關熱點問題。

焦點一:新輔助化療的意義:對乳腺原發腫瘤降期、評估預後以及患者的體內藥敏試驗有很重要的意義。新輔助化療的不足點:1)初始診斷依靠空芯針活檢,不能全面反映腫瘤異質性;2)腋窩分期不準確;3)新輔助化療可導致多竈性腫瘤殘留、增加降期保乳手術同側乳房復發風險;4)部分(小於5%)患者在新輔助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疾病進展、甚至喪失手術的機會。

焦點二:新輔助治療的研究設計經歷的四個階段:1)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前化療聯合放療;2)比較術前治療與輔助治療的研究;3)爲改進治療方案及聯合靶向治療的研究;4)評估新型藥物等相關研究。

焦點三:2015St Gallen 乳腺癌共識提出個體化和精準化治療。選擇新輔助化療的患者不再僅僅依據臨牀分期,還應該結合腫瘤分子分型、臨牀分期及患者意願個體化確定。

焦點四:新輔助化療的臨牀療效評估需要注意如下事項:1)在化療第2個週期開始前,進行細緻的體檢,初步瞭解化療的治療反應,如果明確腫瘤增大,需考慮早期進展的可能,;2)在化療第2個週期末,全面評估療效。3)治療無效的患者建議更改化療方案重新進入評估程序,或改變治療計劃,改用手術、放療或其他全身治療措施。4)對於治療有效,療效達到CRPR的患者完成既定的新輔助化療療程,術後可不再化療。2015St Gallen 專家共識認可pCR作爲新輔助化療研究的終點替代指標。新輔助化療後未達到pCR的高侵襲性乳腺癌患者應接受術後進一步全身治療。

焦點五:在新輔助化療臨牀實踐中標準的新輔助化療方案最好包括恩環類和紫杉類藥物;治療的週期數不推薦超過標準的療程數;長期應用同一種方案治療應序貫具有交叉抗藥性的藥物;強烈建議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輔助治療方案中包含抗Her-2靶向治療;所有經過充分驗證的輔助治療方案均適用於新輔助化療。

焦點六:對於新輔助化療後乳腺原發腫瘤的處理,王教授認爲,儘管新的方案和新型靶向藥物使pCR比率不斷提高,但仍缺乏可靠的影像學檢查評估新輔助化療後殘留病竈範圍,從而阻礙了新輔助化療後保乳手術比率進一步提高。

最後,王教授指出依據新輔助化療療效、個體化手術治療、新輔助治療後降期保乳、保腋窩治療乃至乳腺/胸壁及區域淋巴結放療的適應症及靶區規劃是基於全身治療對局部區域控制的療效和腫瘤負荷(初始和降期後),將進一推動乳腺癌的個體化和精準化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