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進一步建立智慧用車服務和全場景保障體系,衆安聯合汽車科技、車聯網、汽車金融、汽車保險領域的十六家企業組成大數據聯盟,並通過大數據實驗室和“數據魔方”爲合作伙伴提供定價建模、數據共享、反欺詐等多維度大數據技術應用,這種多方數據開放共享的形式不僅有助於“輕模式”下的車險生態圈擺脫“數據孤島”的困境,還可以有效地爲產業賦能。5G具有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低功耗等特點,以技術爲驅動,從人與人的連接延伸到萬物互聯,從個人和家庭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其中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和遠程醫療等應用均需要基於5G的海量數據流通和低延時通信,進而爲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導語:在5G的助力下,自動駕駛技術將愈發成熟。同樣的,受制於監管和產品技術本身、同質化現象嚴重的車險行業,亦亟待5G賦能與破局。

“5G技術的智能公交,司機不用踩剎車和油門,車輛能自動精準到站,還能對突然出現的行人和車輛作出正確反應……”

“大容量的5G通信,實現全息影像通話,讓你在‘打電話’時對方就站在你面前”。

近期,工信部向四家企業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着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在汽車出行領域,自動駕駛技術作爲5G的一大受益者,也將成爲推動5G應用的貢獻者。業內人士稱,在5G的助力下,自動駕駛技術將愈發成熟。未來,以5G網絡爲基礎設施,汽車得以與周圍其他汽車、信號燈、建築甚至道路實時交換數據和信息,從而使無人駕駛更加安全智能。

5G實現萬物互聯,出行隨心

從電報、電話到手機,從1G到4G,通信技術爲人類和社會帶來了無盡的便利和福祉,如今我們迎來了5G時代。5G具有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低功耗等特點,以技術爲驅動,從人與人的連接延伸到萬物互聯,從個人和家庭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其中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和遠程醫療等應用均需要基於5G的海量數據流通和低延時通信,進而爲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以汽車行業爲例,5G超可靠低延時的特點,可以說正中無人駕駛所需。5G讓交通信息更多,傳輸更快,指揮更加智能,道路更加有序,交通信號燈也更符合場景應急需要。同時5G促進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沒有了因個別司機的駕駛錯誤,包括無證駕駛、醉駕、疲勞駕駛以及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造成的交通擁堵。同時5G讓打車難、用車難等問題得到解決。如遇雨霧等惡劣天氣,車輛還可藉助5G的交互式的感知檢測外界環境狀態並作出反饋。

自動駕駛的協同裏面有很多場景,比如自動超車、協作式避碰、車輛編隊都對可靠性和延時性提出了要求,都需要5G的保證。5G技術也爲保險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賦能。5G具有高寬帶、多連接、低延時的特性,隨着5G技術在保險以及其它行業的應用,原有保險的銷售、服務模式將發生很大變化。其高寬帶、多連接、低延時的特性促進了保險銷售和服務的模式的巨大轉變。例如保險機構網點的智慧化、保險公司效率的提升、保險產品形態的創新等。

車險2.0時代政策趨嚴

行業有待技術突破迎來洗牌

近年來,隨着我國保險行業穩步發展,財產保險行業也得以快速發展,而在我國財產保險保費收入中,車險所佔比重最大,且由於汽車消費量的增加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投保率不斷提高。而隨着政策不斷收緊,近年來嚴監管下的車險行業變革航行至深水灣區。

長期以來,車險行業由於產品形態簡單,易於模仿,整個行業始終處於同質化競爭中。多年來保險公司爲了搶奪市場不惜犧牲利潤,全行業深陷費用戰之中。

2017年,保監會下發《中國保監會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其中規定財險公司不得委託或允許不具備保險中介合法資格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在其網頁上開展保費試算、報價比價、業務推介、資金支付等保險銷售活動,意味着牌照offer收緊。

2018年3月,保監會下發《中國保監會關於調整部分地區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範圍的通知》,第三次費改,由保險公司自主覈定的兩大系數浮動區間將調整到更廣的範圍。這三次費改促進了車險市場的商品化進程,是對行業的一次巨大挑戰。市場商品化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產品同質化,客戶價格敏感度提高,轉換成本低;此外,費改過程中,市場主體間非理性的高費用競爭搶佔地盤,大喫小,高費用競爭環境下,車險行業整體盈利情況非常嚴峻,中小公司普遍虧損,市場競爭加劇。

多數險企車險業務難以盈利,定價、查勘、理賠等環節成本居高不下。競爭激烈,渠道費用高企,“低價格戰”每每使中小險企苦不堪言,高賠付率則壓低利潤水平。因此,互聯網車險也在尋找科技賦能、產品創新之下的突破:比如,衆安保驫車險提出“OMO”模式車險的暢想,首推“數據魔方”,最大限度地利用衆安汽車在線上流量、場景、數據和科技的優勢,並且融合中國平安幾十年來沉澱的線下理賠查勘能力,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爲用戶提供從線上到線下的良好服務體驗。平安直銷車險提出“快易免”服務,但依舊受限於產品同質化及長期佣金戰的影響,互聯網車險革新效果甚微。

可以說,受制於監管和產品技術本身,車險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亟待5G賦能與破局。

5G賦能車險行業轉型

保險產品、風險評估、理賠服務多重變革

華爲發佈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指出,5G直主要應用場景有:雲VR/AR、無線家庭娛樂、車聯網、聯網無人機、遠程醫療、智慧能源、社交網絡、智能製造、個人AI輔助以及智慧城市等。其中,車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將直接給車險行業帶來了變革和機遇。

首先,車聯網催生相關智能設備的研發和完善,OBD盒子則是其中最爲典型的案例之一,這類車載智能終端可幫助車主全方位監控管理自己的車輛。甚至,連同健康管理方面的可穿戴設備、家財方面的智能家居等,都將實現全時空全連接,其效率和安全性顯著提高,保險費率預計將會下降。

從保險產品的變革上看,5G促進無人駕駛等新型駕駛模式的產生和普及,從而催生基於各類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應用的險種;同時由於實時監控和召喚的實現,汽車被盜搶的事故發生概率降低,盜搶險需求下降甚至消失;此外,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投保人可能會由車主逐漸轉變爲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廠商、科技公司及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租車公司。在早期各家車險公司推出的退貨退車險、玻璃膜險、充電樁責任險等創新產品的基礎上,還可能誕生電動車保險等產品,而出行類保障產品也可能從單純的車險拓展到無人駕駛信號供應商的產品責任險等。

風險評估和索賠防範方面,隨着智能汽車的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保險費率預計將會下降,先進的算法能處理原始索賠,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保險公司增加了對風險監控、預防和緩解的關注,個人通過手機網絡便能收到與檢查、保養和維修的自動干預相關聯的實時警報。對於大規模災情理賠,保險公司使用集成物聯網、遠程信息處理和移動電話數據實時監控家庭和車輛,從而促進新的產業模式的產生。例如衆安保險在車險板塊,以保驫車險爲切入點,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技術,形成新零售、新金融、新出行、車聯網四位一體的輕模式產業佈局。爲了進一步建立智慧用車服務和全場景保障體系,衆安聯合汽車科技、車聯網、汽車金融、汽車保險領域的十六家企業組成大數據聯盟,並通過大數據實驗室和“數據魔方”爲合作伙伴提供定價建模、數據共享、反欺詐等多維度大數據技術應用,這種多方數據開放共享的形式不僅有助於“輕模式”下的車險生態圈擺脫“數據孤島”的困境,還可以有效地爲產業賦能。5G時代的到來,在出行生活領域,將會帶來更多的變革,技術將爲人民的出行生活帶來便利,改變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車險查勘定損方面,配備5G高清圖像傳輸及視覺智能分析功能的設備可以極大提升效率。以視頻定損爲例,目前行業內大企業已有佈局。人保通過深耕定損硬件,研發和採購了多種事故車檢測工具,想要免拆檢就搞清楚車輛損失情況,重理賠質量;太保的“太暢通” 小程序中有一鍵視頻功能,直連公司後臺核損人員,在指引下可輕鬆完成查勘定損工作;平安的“智能保險雲”包括“智能認證”(實人、實證、保單三合一的“實人認證”)與“AI智能閃賠”;衆安保險近期推出的“馬上賠” 配合以AI智慧車險,爲車主提供全流程在線智能理賠服務。在實現“上傳車損圖,後臺即時定損,車主賠款即刻到賬”的圖片定損的基礎上,衆安致力於爲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視頻理賠體驗,包括出險現場直播、接通視頻即可遠程查勘定損、最終獲得理賠的全流程。

除了產品的更新,5G還可以有效助力保險公司擴大其增值服務,能夠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強與客戶的互動,輔助其降低安全隱患,爲保險公司承擔高額賠償費用進行前期預防工作。同時通過積累用戶數據,也能反向激勵保險公司未來開發更多個性化產品。

文章來源:熱度經濟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