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嘉興市第二醫院三地協作,中國電信、華爲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藉助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臺國產骨科機器人爲兩地的兩名患者手術,創新性地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骨科手術完美結合在一起。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用其“可自由運動的手臂腕部Endo Wrist、3D高清影像技術、主控臺的人機交互設計”三個關鍵核心技術構成了完整的“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

近幾年,全球範圍內醫學裝備行業發展迅猛,行業增速每年約爲3.4%。而在我國,自2010年以來,結合了新興技術的高端醫療裝備行業以每年10%~15%的增速遞增,甚至達到了17%。

而手術機器人作爲臨牀醫學診療工具的皇冠明珠,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引領全球醫療行業變革。2018年,鄭大一附院藉助達芬奇機器人完成手術1198例,創下單機年手術量的世界最高紀錄,龐大的市場需求不言而喻。而繼2019年2月強生以34億美元現金收購了尖端手術機器人設備公司AurisHealth後,2019年8月西門子醫療收購了醫療機器人開發公司CorindusVascular。

國產手術機器人試圖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應用最爲廣泛的手術機器人是美國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用其“可自由運動的手臂腕部Endo Wrist、3D高清影像技術、主控臺的人機交互設計”三個關鍵核心技術構成了完整的“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截至到2018年10月,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全球的手術量已經超過500萬臺。

而受限於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創新鏈和產業鏈不完整等因素,中國手術機器人高端診療裝備的技術競爭力薄弱,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但儘管如此,國內手術機器 人廠商依舊形成了打破國外壟斷的共識。國內以天智航、柏惠維康、妙手機器人、哈爾濱博實、重慶金山科技等爲代表的企業都已加入賽道,全力追趕。

比如,對標達芬奇手機機器人的“妙手S”手術機器人。

2008年開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中南大學、天津大學等單位承擔的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妙手S”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究項目啓動,並於2013年完成原型機“妙手S”手術機器人系統的設計製造。

2019年11月,“妙手S”手術機器人正式進入臨牀試驗。“妙手S”是類似於達芬奇的主從式腔鏡手術機器人,是一種全新型、具自主知識產權的腔鏡輔助手術機器人系統,系統的主要硬件、軟件、材料和系統設計等均爲中國自主研製。

它是目前國內最有希望阻擊“達芬奇”的手術機器人之一,該國產手術機器人上市後,價格僅約進口手術機器人的1/5。

目前,湘雅三醫院已用國產手術機器人完成各類手術160餘例,且90%以上爲四級手術。國產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改進後的第三代樣機也將正式進行基於國產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臨牀大型手術試驗,爲國產手術機器人大規模投入臨牀使用奠定基礎和提供寶貴的服役性能數據。如果進展順利,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獲批。

此外,避開“達芬奇”所在的腹腔領域,國內一些轉攻骨科、神經外科、介入手術的企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天智航的天璣骨科機器人、柏惠維康的“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都順利通過了第三類醫療器械審查,並且在拓寬手術機器人的功能邊界上越走越遠。

但這距離趕超國外腳步恐怕還有一段距離。

一方面,國產手術機器人與國外手術機器人的操作性能相差較大。對比“達芬奇”,“妙手”從手術效果上來看差不多,但從醫生的操作體驗上看,肯定不如“達芬奇”。而目前在使用手術機器人的醫生,大都是三甲醫院裏手術功力深厚的科室帶頭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會願意用低端設備的,另外一點,這些專家做的都是高精尖的手術,四五百萬的手術機器人也很難應付得下來。

另一方面,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鏈不成熟,生產成本太高。一臺手術機器人光零部件就有3萬多個,再加上電子控制系統、人機交互軟件,這些環節都對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勉強國產化的效果並不好。

1、靈活、輕巧、高精度的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最大的弊端在於,它是從工業機器人改造來的,巨大、笨重、不可移動,這些特徵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中會佔用掉寶貴的手術牀旁空間。因此,靈活、輕巧、高度精確控制將是手術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方向。

比如英國CMR公司於2017年研製出手術機器人Versius。Versius是世界上最小的通用型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它突破了整體固定吊頂安裝的設計,採用分體式落地牀旁系統設計,可以靈活移動,體積也較主流產品大爲減小。

如今,Versius已在歐洲上市,價格約爲“達芬奇”的一半。除了能夠完成腹腔鏡手術,CMR團隊還在加緊研發,力爭早日將Versius系統的適用範圍擴展到更多領域。

2、融合新技術的手術機器人

醫療器械行業,和生命相關,對於穩定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新技術出現的早期,更容易出現贏者通喫的局面。而一旦這種新技術鋪開以後,一定會有別的企業憑藉後發優勢,找到彎道超車的機會。

比如,正在走向商用的5G技術。

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嘉興市第二醫院三地協作,中國電信、華爲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藉助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臺國產骨科機器人爲兩地的兩名患者手術,創新性地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骨科手術完美結合在一起。

這是全球首例通過5G完成的遠程骨科手術,在外科醫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不僅意味着遠程手術可以不受光纖通信的限制,更意味着醫療資源不均衡的鴻溝有望通過技術的方式來填平。

3、更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自身存在着需要改善的地方。美國FDA公佈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13年間,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中致死的患者達144人,原因包括“機器人短路走火”、“零件掉入人體體內”等。經過數次更新迭代後,2018年,直覺外科又兩次主動召回售出的“達芬奇”整機和零配件。

因此,對國內乃至全球同行來說,能在安全性和穩定性上面做得更好,也是他們反超“達芬奇”的機會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