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带了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刚满月)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他们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交给老人就行了,有的甚至直接把孩子扔在老家。这种“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一位妈妈,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孤僻,几乎不和别人交往,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但也不敢确诊,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其实原因就是,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就是给孩子看电视。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是仅仅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

如果不陪伴孩子,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怎么建的起来?

在父母那一辈,很多人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已经明显不适合现在的时代潮流了:他们注重知识灌输,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玩边吃饭;肉类由大人嚼碎了再喂给孩子吃。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孩子的心理需求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造成了父母感情、关怀的缺失,使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明显的缺陷。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老人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 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在《老友记》中,由于钱德勒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导致钱德勒一直抵触并害怕婚姻。可以说,钱德勒童年时候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

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童年的不愉快经历很可能会被赋予大相径庭的含义。

成长的每一阶段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陪伴

5岁左右的小孩已经开始行成自己的固定行为模式,可见童年的经历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时他们已经知道"父母或者是其它人希望我怎么做,做什么能受到奖励,做什么会被批评"。孩子有了自己行为模式 自己的感知,在以后成长经历中会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也可能不断走向歧途。

在孩子这么重要的成长时期,你真的忍心错过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