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女儿吃饭的时候跟我聊到:“妈妈为什么我奶奶那么大年纪?我们同学的奶奶才60多岁。我奶奶年纪比别人家奶奶大很多,所以她才离开我们了吗?”

我跟她解释:“奶奶不是因为年纪大很多所以就一定要离开我们,而是因为奶奶生病比较严重,虽然医生已经用了很多办法,但是还是没能医治好。”

她继续有点担心的说:“我觉得我爸爸的年龄比我同学爸爸的年龄大,我希望他不要生病才好。”

看着孩子担心的样子,我觉得最近要跟孩子一起再深入聊聊生命这个话题了。她问的问题,应该是源于同学们之间的聊天,而孩子的奶奶年前刚刚去世,所以这件事情让她非常的忧心,同学们的聊天内容自然会让她萌发很多想法出来。谈起生命这个话题,其实从小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做了一些引导,所以在奶奶去世的时候,我跟她谈起这件事情,她能够明白并平静的去接受,甚至还安慰了爷爷。

有很多中国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向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顺其自然,等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就知道什么是死了;家长们认为,孩子太小,无法理解死亡,不如直接避免这个悲伤的话题,孩子快快乐乐的长大就好了。其实是他们往往看低了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孩子总是生活在没有悲伤的假象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内心充满的恐慌和不适,比如我,直到成年,其实也对死亡这件事讳莫如深,每次直面亲人的离去,我都需要很久时间才能真正的去接受,因为从不了解,所以无法承受。

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递增。学前期间的儿童,受到外界的影响作用最大。是自我意识、性格、生存技能、世界观等的最初形成阶段。作为家长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意识,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念。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生命,由于学前儿童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就要落实到生活中具体事物之中。教育要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采取更为生动浅显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事中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1、从身边小事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比如:孩子养了2年的小仓鼠死了,孩子很伤心,这件事情,就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契机;在处理这样事件的时候,不要过于理性化,要从孩子的内心感受出发。如果你漠视了孩子的情感,直接把小仓鼠扔垃圾箱了,可能孩子会更伤心;或者你直接给他买一个新的回来,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也可能会觉得生命是非常没有价值的。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都不是良好的生命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以同理心先让孩子把悲伤的情感抒发出来,然后陪孩子一起用一个小小的安葬的仪式,把小仓鼠安置好,做好告别。如果孩子时候还想继续养一只,我们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非常伤心,也可以暂时不要再养宠物,让孩子的内心先平静下来。这个阶段,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愉快的事情,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忧伤;也可以让孩子多融入小伙伴一起去游戏,运动也能帮助孩子减少情绪上的波动。

比如:孩子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会得到一只免费领养的小宠物,有的孩子觉得自己领养的宠物不如旁边小朋友的好看、自己的宠物行动不便,要求更换,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也会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去换一只宠物给孩子?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机会,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办法去处理这件事情。

比如: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你出生的时候,妈妈觉得你长的不好看,是不是可以选择另外的小朋友当做自己的宝宝呢?

比如:你看那只小鸡缺了一半翅膀,鸡妈妈没有把它扔下,跟其他的鸡宝宝一样在细心的照顾着。

当你这样带领孩子观察与思考的时候,孩子是会随着你的引导去感受,也许不用你多说其他的话,孩子就不再要求换宠物,并且更加细心的照顾自己领养的宠物了!这就是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告诉孩子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2、以身作则,亲身示范,绘本引导。

幼儿生命教育可以涉及认识自我认知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内容,最重要的是树立健康的生命观。这个阶段的安全意识教育,家长们可以利用一些绘本、和视频,帮助孩子对安全有一定的意识。比如:遇到陌生的坏人如何应变、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去应对、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等。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也是为孩子树立很好的安全范畴,及时的贴心提醒也是非常需要给予孩子的。

比如:过马路的时候,红绿灯的作用;

在人多的商场、车站、港口,应该如何做才是安全的;

家里的各种物品有哪些可能会造成伤害,应该如何使用和避免伤害;

外面遇到流浪狗或者无人牵引的狗应该如何规避危险;

停车场里应该怎么行走是安全的;

如何正确的上下电梯....

生命教育是让学前儿童懂得保障安全、自我防护,也要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到生命的幸福感。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尊重大自然和社会,帮助孩子与天地万物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孩子更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在尊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暴力伤人、弑杀亲人等事件越来越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中,使我们不得不关注、重视起来。这些事件表面是一种行为上的问题,但更深处的是少年儿童们思想上的问题,出现这种思想上的问题在于少年儿童对于生命的理解不够,这也说明在生活中各方面对于少年儿童的生命有关的教育仍然存在不足,作为家长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教导孩子正确的对待生命这个主体。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要形成从小学阶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的教育内容。

小学生生命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着重帮助和引导他们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1~2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1)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喜爱充满生机的世界;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

(2)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

(3)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3~5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1)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具有和欣赏积极乐观的心态。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

(2)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习与他人合作。

(3)初步认识和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能珍惜生命;学会劳逸结合。远离烟酒和毒品。

(4)了解人口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对孩子进行自然生命的教育。

我们要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它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生命又是脆弱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他人生命,与他人和谐相处。自然生命还包括自然界中其他物种,虽然他们没有人类生命更具创造性,但是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有其存在的道理,保护、关爱他们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就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品质,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与其他生命体和谐共处、保护物种、保护环境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孩子以后的生活中减少自杀、暴力伤人的事件的发生。

4、 对孩子进行社会生活的教育

要告诉孩子,我们都是处于社会中的一员,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大环境也是我们需要尊从并适应的载体,不能脱离了现实的社会,不能脱离了现实的人群。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培养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以及未来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素质。

5、对孩子进行精神培养的教育

精神可以说是意志与理性的综合,在一定条件下,意志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意志坚强的人在面临挫折、诱惑时,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战胜他们。现今小学生、中学生自杀、暴力伤人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身在面临挫折、诱惑时没有坚定的意志力、理性不足造成的。生命教育也要关注这方面内容,使生命与教育能够共同生长。

为了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就必须要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的内涵。当我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生命观,生命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因此,我们所进行的生命教育一定是要在正确生命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以生命为基点所进行的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并且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大方面对孩子进行很好的过渡引导。

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充满着独立和依赖、冲动和冷静、成熟和幼稚等错综复杂的矛盾。随着生理的迅速成长,心理发展变化明显,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全面提高,自我意识迅速加强,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在他们眼里,生命不值得敬畏,与自已所面临的困境(学习、心理负担)相比,生命显得太渺小,生命意识淡漠。以下是几点主要原因:

1、中学生挫折承受力过于脆弱。现在的中学生,挫折承受力脆弱,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往往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

2、.当前我们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德、智失衡,重智轻德;在德育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严重不足,法制教育的缺位,导致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内心缺少对法律的必要敬畏。

3、.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教育态度、方法失当。一方面家长过度娇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情感脆弱,承受力差;另一方面斥责、苛求、打骂,或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导致心理严重失衡。由于学生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在孤独无助的迷茫之际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之路。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不可能万事如意,都难免会遇到挫折。而今天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备受呵护,耐挫力较弱。升入中学后,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和学业等压力的加大,社会对其独立性要求与日俱增,遇到挫折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部分学生很容易烦恼,甚至方寸大乱、不知所措。所以,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摩擦、小冲突、小委屈中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随时准备接受生活的锻炼和考验。学会自我调节,以积极的心态摆脱困境。

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要促使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还在于帮助他们在此基础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人。一个人只有拥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悲观情绪,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渴望,才会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大放异彩。从这些方面出发,中学生家庭生命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向,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有效沟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对其所形成的生命观也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使孩子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更好的去遵从社会准则,在面对生命困惑时也能够正确对待。家长与孩子及时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引导。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变化,对于不良变化要试图去了解背后的原因而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及时化解矛盾,构建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

2、家长重视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庭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中学生处于尚未定型的阶段,具有模仿性,家长的消极态度、暴力行为等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做到多沟通、多交流、正确发泄不良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加强个人修养。使他们正常发泄情绪,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沟通,选择正确方法解决。家长也应当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大学生生命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存在各个方面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因而往往易于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现在很多在校大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打游戏,刷抖音,就是讨论吃喝玩乐,“无聊”、“郁闷”已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面对生活、就业的压力,或者是情感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最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伤人事件、投毒事件等,也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孩子已经长大,但是却没有健康的心理和生命认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强力后盾。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溺爱式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生命的教育。比较典型的就是:两个孩子打架了,父母总是忙着批评和指责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绊倒了,父母会什么都顾不得,先去把孩子扶起来……中国的大学生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有父母扛的生活。当他们第一次身处社会的门槛时,他们怎能感受到自身生命的真谛呢?

社会中充满了危险与诱惑,每个生存在其中的人都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能够独善其身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这就需要父母及时给予一些帮助和引领。不要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因素过多的影响了孩子。

像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过着“奢靡”的生活,“快乐至上”“金钱至上”当成生命的信条,当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时,就到处寻找能够解决自己花钱的途径。于是新闻中,大学生贷款被骗案件频发,甚至出现很多家破人亡,自杀的恶性结果。无论是以贷还贷陷入高利贷陷阱、还是替公司作担保,背上巨额债务亦或是为几百元好处费陷入传销式贷款骗局,都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浅薄、意识薄弱、没有对自身保护的概念。在满足物欲过程中沦为了物质的奴隶,在追求感官享受的过程中遗忘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当生命遭遇“欲望陷阱”,生命教育就刻不容缓。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生存意识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生命,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

2、苦难、死亡意识教育。“人生是无法避免苦难的,苦难与人生共存,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所以,要培养大学生挑战苦难,磨练人的生命意志。没有对苦难的挑战,也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

3、生命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遵循“美”的规律来面对、思考和设计人生,从而领悟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同时,还应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负面状态及所蕴含的积极生命意义。生命负面状态常常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

4、生命信仰教育,“也可称为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信仰表征着人类对终极关怀的追问。”生命信仰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对于生命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正确认知,同时,它也是对于生命的一种约束。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既包括内体生命,也包括精神生命”。所以无论是哪种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学习健康的人生态度,保障身体健康。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并不是必须成为社会精英,是让每个孩子发挥自身最大潜力,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人生的满足感,塑造生命的伊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