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向來是花店的“必爭之地”,很多的花店也是希望靠着節日來狠狠地“吸金”,以此來彌補淡季的虧損。從8月1日開始,不少的鮮花已經開始漲價了,而到了七夕節那一天,鮮花的價格也將達到頂峯。

正當花店們在心裏打着自己的“小算盤”紛紛提價的時候,盒馬鮮生CEO侯毅在今日頭條上表態:“七夕不調價,玫瑰仍然一塊錢一枝。”

從今年6月底開始,盒馬鮮生續開展線下鮮花銷售業務,由於鮮花價格賣的比“白菜”還便宜,所以將其鮮花業務命名爲“白菜花坊”,並且已經在上海,北京等門店試運行。

在盒馬鮮生的店門口位置,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品種,除了有一些基礎的花卉外,還有很多時令鮮花,種類還是非常豐富的,品種至少達到了50餘種,而其中有30%的鮮花都是隻賣1元/支的,其中規格最高的玫瑰花,也只是3元/支。

便宜的鮮花也是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費者,有位前來買花的上海消費者表示:“這幾天上海的花店都漲價好多了,就這裏還有一塊錢的玫瑰。”根據盒馬鮮生的店員介紹,營業還不到半天,1元/枝的玫瑰就已經售罄了。

此外,在“白菜花坊”中看到很多年輕人的身影,不少男士坦言,七夕鮮花價格的確水漲船高,但是爲了讓女朋友開心,也只能“硬着頭皮”買了,在這裏買一大束也不到三十塊錢,“1元保命,10元好老公認定!以後天天都能過情人節。”

事實上,藉助着規模化的訂單模式,以及成熟供應鏈規劃,進一步降低鮮花成本,才能實現消費者眼中真正的實惠,讓鮮花購買成爲生活常態,而非節日變相賺錢的利器。而“白菜花坊”的出現,能夠讓更多的鮮花走進羣衆生活,變得充滿“煙火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