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天下疆土中,没有经过战火摧残的地方,已经不足一掌之数。朱元璋本来是想前往洛阳或者长安建都,可是那里已经是十室九空,短时间根本无法兴盛起来。刘伯温上了奏折,劝朱元璋暂且以南京为都,先稳民心。

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提议,他选定了后湖这个地方兴建宫殿,然后宣告天下,创建了大明朝。但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哪里有那么容易。首都可以在地图上解决,宫殿可以在地面上兴建,但整个帝国的系统要运转起来,那可是一件繁复的工程。

历史淘趣——图片


要管理一个帝国,必须要组建一支高效的官僚系统,皇帝的命令和意志力,要通过一个个官员的执行,才能达到掌控天下的效果。朱元璋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童年的所有苦难,都掺杂着贪官污吏的身影。

正是元朝那腐朽不堪的吏治,让许多官员如同附骨之疽,啃噬着元朝的国运,也加深着底层百姓的痛楚。朱元璋一家人的辛勤劳作,还不够填补官衙的收缴的,于是父母、大哥、二哥、一个个相继被活活饿死,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朱元璋对官员的仇恨,是我们无法切身体会的。

历史淘趣——图片

洪武四年七月,朱元璋夜宣刘伯温觐见,根据《明朝纪事本末》记载,刘伯温从皇宫出来后,面色清苦,似有不安之状,随后三天没有上朝,朱元璋也消失了三天,大臣们接到的消息是,皇帝有恙在身,朝政暂且交给胡惟庸代为打理。

朱元璋利用这三天时间干嘛去了呢?许多明朝的史志上都猜测说,朱元璋是通过刘伯温的谋划,在南京城做了三天乞丐。一个当朝的皇帝,为何要去装作乞丐?这是说不通的,为何当时的人会这样猜测朱元璋呢?

就在三天之后,朱元璋出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下了七个大臣,分别是刑部官员两名,户部四名,大理寺一名。这几个都清一色的是一品大员,而且罪名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七个官员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逾制。

历史淘趣——图片


逾制,这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僭越犯上的罪名,明朝对于社会各个阶级的吃穿用度都有一道鲜明的划分,这是要大加都各守本分。逾制的罪名,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七个官员一起被皇帝亲自过问谕制的罪名,这不但是大明朝的第一次,就是历朝历代,也不多见。

朱元璋把七个官员的审定问罪交给了刑部,刑部的官员是一个头两个大,要知道,这其中还有两名本部的官员,如果审定的罪名轻了,有放纵之嫌,要是重了,官场上又不好交代,以后谁还肯和你共事。刑部硬着头皮拟定了一个罚俸降职的罪名。

历史淘趣——图片


朱元璋接到拟定的罪名后,马上打了回去,让再审实问罪。刑部一看,皇帝这个不满意,就加重了罪名,拟了撤职,朱元璋依旧是原封不动打了回去,刑部咬了咬牙,干脆拟定个抄家,罢官为民。

满朝大臣都眼看着皇帝和刑部的一来一回,大家都不知道皇帝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丸,朱元璋接到第三次刑部的拟定,还是原封不动的打了回去,当时的刑部尚书是王惠迪,这个人非常有魄力,他直接以自己的名义上了个奏章,在里面对七个官员大加批骂,在奏章最后,王惠迪说:“不杀不足以立国,不杀不足以成礼,不杀不足以泄愤。“

王惠迪是在试探皇帝是不是有了杀心,果然朱元璋接到奏章后,直接留中。皇帝的不反驳,就是暗示,于是刑部这一次直接拟定了“斩立决”的罪名,就连秋后问斩也跳过去了,要杀就痛快的立马杀了。朱元璋这一次才觉得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马上同意了这次的拟定。在满朝官员的错愕中,七个官员就因为逾制的罪名被当街问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