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文件,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下决心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真是来得太及时了。希望这一次中央文件能全面落实到位,切实把形式主义的东西从基层工作中挤走,还基层以实事求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做事空间。

真正做到基层减负,还要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各地各部门在落实“基层减负年”的要求时,减负工作本身不落入“开会、发文、方案、报表、总结、检查”的形式主义窠臼,不变成简单的“指标减负”,不给基层添加新的形式主义负担,而是应该瞄准问题,务求实效,多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材料、报表、台账、留痕、检查及“群组”,让基层干部真正有减负的获得感,真正从一些“虚功”中解脱出来,真正释放压力,可以腾出手干更多的实事。

二是减负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上级。上级的检查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上级有所好,基层必加码。所以,上级应该全力精简整合各种检查考核,并做到从上至下一把尺子、一套标准,严禁层层加码。检查考核时应该多看实事,少看虚功,多看成效,少看档案和痕迹,只有检查考核科学、合理、适度,本身先减负,才能对基层减负形成积极引导。

三是推进基层减负应该多听听基层干部的意见。知屋漏者在宇下,基层干部是当事人,是参与者、承受者、体验者,基层干部最了解负担重重在哪儿、形式主义问题发生在哪儿、哪些“工作”是不必要、不合理的,对减负最有发言权,我们推动基层减负,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积极围绕基层干部的需求精准施策,这样减负才能找准问题的关键,才能符合实际,才能减到点子上。

四是让基层减负成为长效机制。实际上多年来,我们已经开展了多轮整治文山会海、形式主义等活动,虽然当时起效快,但反弹也快,有些问题一再反复,甚至愈演愈烈,还不断衍生出新花样。希望此次基层减负活动不以2019年为限,而是一直坚持下去,一直有人管有人重视,成为作风建设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基层建设长效机制,能够不断巩固减负成果,让减负不反弹,让基层不折腾。

基层做事不能是做给上面看的,而是要达到推动改革与发展各项事业前进的实际效果。新时代的各项成就最终都要靠干出来,国家要把保护基层干部的努力和担当真正落到实处。干部们工作多了,出错的几率自然要多,切不可让玩弄形式主义的人春风得意,让实干者灰头土脸,这是确保基层风清气正、党的方针政策被在实际中认真加以落实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