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啥意思?十人九不知

计时单位如今有多种,而在古代大家都是用时辰来计算,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现在大家所说的两个小时,所以古人是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这样依次推算下去。还有“更”也是古人用来计算时间的单位,这个大家应该在电视剧里看到过。

古装电视剧里面常常有这么一幕,大晚上的会有专门的一个人游走在街上“打更”,做这个职业的人叫做“更夫”,为大家巡夜报更,因为古代没有时钟晚上黑漆漆大家不知道什么时辰只能靠更夫敲鼓告知,一晚上分为五更,每个时辰都有相对较的称呼,从一到五分别是“黄昏、人定、半夜、鸡鸣、平旦”。每个时间段大家所忙活的时间也就不一样,白天大家都勤勤恳恳的外出劳作,古人以农作为主,农村里面的百姓白天的时间里基本都是在地理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条不紊的生活着,到了晚上因为没有电灯所以天一黑就会马上回家。

渐渐的就有了“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的说法,一更相当于如今晚上的七点到九点,也就是说从七点开始更夫就开始出来工作了,也被称作为甲夜,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刚劳作完回家,和家人一起坐在桌子上吃饭,有院子的地方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在一起有说有笑放松一下,所以一更的时候有很多人出来活动。

二更是现在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街上谈笑风生的人少了很多,因为大家都回家准备休息了,古人晚上也没有夜生活,这个时候的夜开始安静下来,总能清晰的听到报更人的敲锣声,所以有了“二更锣”的说法。

三更半夜是大家都常说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宋朝开始的,一夜五更里面的第三个更,这么一算一个晚上也过去了一半。而古人认为这个时间点是阴气最重的时候,但这是古人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四更贼”就很容易被理解了,相当于晚上的一点到三点之间,属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大家都辛苦的干了一天的活,都已经安心的躺在家中睡大觉,街上也都已经静悄悄,小偷最喜欢在这个点行动,因为这样不易被人发现,所以四更贼很多。

五更鸡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意思,在很多文化中公鸡打鸣和清晨的到来有一定的关联,如今也有实验证明公鸡打鸣和光线确实存在一定的因素,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每次天微微亮的时候公鸡准时的发出鸣叫声,也算的上是个活闹钟。五更时间段为三点到五点之间,更夫在报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鸡叫声,大家听到鸡打鸣的声音陆陆续续的开始起床了。所以五更和鸡就这么扯上了关系。

晚上的时间单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更”一种是“鼓”,其意思都是一样的。而白天用的时间单位是“钟”,城镇的城墙上一般都会设有钟楼或者鼓楼,每个时间段有人撞钟报时。所以白天和晚上古人对时间的称呼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