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这个人叫杨锁,23岁,神志正常,四肢健全,居然在有饭有菜的情况下,因为懒让自己活活饿死在家里。阿德勒曾说过“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的活着”,我们不了解这个懒死的人内心曾经做过怎样的挣扎,但我们今天可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和结果。很多家长对幼小的孩子都有这样认识,孩子当下不会做的事“大一点就会了”,那杨锁神智正常、四肢健全,成年了却不会劳动,甚至宁可饿死都不会自己吃饭呢。据说父母生前曾非常的溺爱他,也就是说他从小就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吧,所有的一切父母都为他做好了,他都不需要自己思考,父母都为他做好了他该做的一切。但是非常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在这么做的气候以为在爱孩子,但她们不知道的是,这么做给孩子的潜台词是“我做不好”、“我做的不如别人好”、“我不会做”,唯有操纵别人为他服务,别人才是爱他的,他才是有价值的。在他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父母为他做事的,他自己是不用做事的,从来就没有自力更生的信念。可见幼年的养育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年行为。很多父母常说“大一点就会了”,这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因为原来孩子确实不需要家长教就自己会了,为什么?因为孩子多,大的带小的。当时家里都是几个孩子或者小区、村子中有好多孩子经常在一起玩,有参照学习的对象。现在的孩子家里只有一个孩子,3岁以前都很少有参照学习的机会,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请问孩子怎么会“大一点就会了呢”。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操作来学习的,蒙台梭利说“你说过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下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也就是说孩子只有通过操作,才会真正理解。只有亲自操作,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从小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包办,孩子才会感受到自己能力,才会越来越自信,才会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为将来融入集体和社会做好准备。所以,请我们的家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成长。不要总是让孩子藏在翅膀下,包办一切,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要让“懒死”的悲剧重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