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水、溫、息、動、潤

多喝水

秋,燥邪爲盛,容易引起水分流失,導致體內水分缺乏,讓人感到咽乾口渴,咽喉腫痛。喝水多了,水足了,火滅了,人自然就不燥了。

同時,多喝水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幫助肝臟排毒。

多溫食

天氣開始慢慢轉涼,人的生理代謝也會發生變化,若飲食過於生冷,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若過於辛辣,則會加重燥感。

溫性食物有:糯米、黑米、大蒜、南瓜、紅棗、石榴、桃、黃牛肉、羊肉、黃鱔等。需注意,有熱性病或陰虛火旺體質的人不宜喫。

多休息

秋以後,不少人會感覺渾身疲憊乏力,精神欠佳,睡意綿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秋乏”。這時,要注重調整睡眠,應早睡早起,切忌過勞。

最好在晚上10點前就上牀睡覺,而且保持半小時以內的午睡。良好且充足的睡眠,能讓自我修復更加充分。

多運動

通過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同時,日常可做些中等強度的鍛鍊,能讓我們全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如太極、瑜伽、慢跑等,秋困秋乏也就不會找上來了。

溫馨提示:這時候清晨水霧較重,儘量不要太早出門運動。

秋乏了,按按穴

犯困時,用雙手按摩頭部的太陽穴、風池穴(位於脖子後枕骨下兩側凹陷處),每次按摩數分鐘,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達到緩解疲勞的目的。也可以配合使用風油精、清涼油等塗抹。

多潤燥

北風至,人的皮膚就開始慢慢變得緊繃繃,粗糙暗淡。這時候,就要及時給皮膚補補水~

除了多喝水外,一些乾性皮膚的朋友,由於自身皮脂分泌不足,水分容易蒸發,單靠喝水還不行,還需通過一些外用的護膚品來保持水分。

另外,也可以喫一些具有滋陰補燥的食物,如雪耳、沙蔘、玉竹、蓮子等,有利於皮膚滋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