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喫多了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齲齒和肥胖,進而增加跟肥胖相關的一些慢性病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纔不像毒品那樣恐怖。所以,糖還會減弱食物帶來的愉悅感,讓孩子想喫得更多,就會有類似上癮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跟煙、酒還真有點類似。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佈調查報告稱,其於2016年至2017年間,抽檢了英國、丹麥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嬰兒食品,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建議禁止生產商在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中添加糖。世衛組織建議,食品生產商不應在嬰兒食品中加入糖分或甜味劑,若含有糖果及果汁等含糖飲料需附上標籤,說明商品不適合3歲以下幼兒。

糖到底有什麼危害?爲什麼不讓孩子喫糖?喫糖會上癮?危害甚於吸菸,相當於毒品?

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一旦喫糖,就控制不住自己,老是想喫,似乎上癮了一樣。

的確,糖真的會讓人聲上癮。在電影《王牌特工:黃金圈》裏,大反派女毒梟勸說別人在飲料中少放糖時說了這麼一段話:“糖的成癮性是可卡因的八倍,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但糖是合法的。”

糖真的會讓人上癮嗎?危害甚至比毒品還要大?

糖的確很容易使人上癮。孩子喫了糖之後,糖進入人體就會作用於腦部,干擾飢餓激素(ghrelin)的和瘦素(leptin)作用。飢餓激素會讓人產生飢餓感,瘦素(leptin)可以讓人產生飽足感,而糖卻會干擾飢餓激素和瘦素的運輸和轉導,讓你總感覺喫不飽、還總是覺得餓。此外,糖還可以降低腦部獎賞中樞的多巴胺信號。所以,糖還會減弱食物帶來的愉悅感,讓孩子想喫得更多,就會有類似上癮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跟煙、酒還真有點類似。

不過,要說它跟研菸酒、甚至毒品一樣,那就有點誇大了。其實,糖的成癮性並不會那麼強烈,糖對健康的影響也不會像毒品那麼快速和直接。糖喫多了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齲齒和肥胖,進而增加跟肥胖相關的一些慢性病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纔不像毒品那樣恐怖。

爲什麼糖會使人長胖?糖是怎麼變成脂肪的?

糖喫多了的另一危害是會長胖,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的。爲什麼糖會在人體內轉化成脂肪呢?

這是因爲,我們喫進去的糖最後都會以葡萄糖的形式被人體吸收利用。葡萄糖進入血液中會使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就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對脂肪細胞和肌肉細胞(這兩種細胞佔到人體細胞總數的2/3)發起信號:一方面這兩種細胞會主動攝取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讓血糖恢復平穩;另一方面胰島素信號還能使丙酮酸和檸檬酸更多轉化爲乙酰輔酶A,後者 是脂肪酸合成的原材料,刺激甘油三酯的合成過程,最終會膨大的脂肪組織和肌內脂肪堆積。

爲什麼糖會使孩子長齲齒?

齲齒主要是由於附着在牙齒上的細菌引起的,這些細菌靠飯後附着在牙上的食物顆粒生存,它們的副產物之一,是酸性物質,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導致齲齒的發生。喫糖,相當於是給細菌生長代謝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能量,也就增加了齲齒了風險。

孩子每天能喫多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強烈建議成人和兒童遊離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10%以下,最好是能夠進一步控制在總能量的5%以下。

對於孩子來說,10%和5%分別代表多少糖呢?

1-2歲的孩子來說,10%大約是20-30克,5%大約是10-15克;

4-6歲的孩子來說,10%大約是30-40克,5%大約是15-20克。

減少隱形糖攝入,我們能做什麼?

1.日常儘量不喝甜飲料,如果想喝,儘量選無糖飲料。

包括各種碳酸飲料、茶飲料、乳酸菌飲料、果汁飲料、紅糖水、蜂蜜水等等,偶爾一次聚會也就罷了,自己平時沒事不要主動去喝。

2. 即使是純果汁也要少喝,儘量直接喫水果。

完整的水果最好;榨果蔬汁時儘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

3. 焙烤食品儘量控制數量,如果想要喫,可以選擇無糖的。

儘量不喫或者少喫麪包、甜點、餅乾、曲奇等甜食,自己做麪包點心儘量少放糖。

4.平時自己飲食或者烹調食物,都要養成儘量不加糖的習慣。

比如,喝粥不加糖,打五穀豆漿不加糖,喝咖啡不加糖, 做菜也要少放糖。

5.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看營養標籤。

尤其是那些號稱“零脂肪”、“低糖”或“無糖“的食品,一定要注意看它的成分和營養素含量。另外,在食品標籤中,還有很多東西其實也都是糖,比如玉米糖漿、麥芽糊精等,如果有這些東西存在,也要注意少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