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介經紀人:商住一年賣一套,果斷放棄買賣業務

對於手握商住房的業主來說,2017年的3月26日,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至今爲止,市場仍是“冰凍三尺”,即便價格大幅回落,仍然是變現難。

用北京大興經紀人李向好(化名)的話來形容當前的商住市場可見一斑,“對於之前火得不能再火的商住市場,我們現在的態度是‘放棄’。”

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發佈了比住宅更嚴厲的商住限購政策,二手房房源個人可以購買,但需要有購房資格,並且需全款購買。

從“3•26新政”開始的2年時間內,北京商住公寓類房源網籤量只有6550套,同比下降93.1%。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用“暴跌”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在市場的大數據之下,那些區域市場、商住業主、經紀人的感受更加真切地反映了市場現狀。

7a8f0266ff4bab36bd0914db63f77eb7

一家門店去年僅成交一套商住

李向好在2016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房地產經紀行業,他經歷過市場交易的高峯時期,不過,那是在2017年之前,更多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市場下降直至平穩。

北京商住房市場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2017年,在“3•26新政”出臺之後,李向好所在門店主要是處理因爲沒有購房資格而退房的事情。2018年一年的時間裏,整個門店只賣了一套商住房。2019年至今仍未見起色。李向好說:“對於這樣的市場形勢,只能是放棄。”

小環境如此,大環境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過去2年,北京商住房合計網籤167億元,但在調控前2年,高達1943.99億元。從單月數據看,目前,商住公寓單月簽約幾百套,這兩年,套數低的月份僅爲20幾套,但在調控之前,每月都在數千套,甚至單月接近萬套。

商住房活躍於2011年,是指將商辦用地上的商業辦公房改建成住宅。當時受住宅限購及住宅高端化的影響,一些被抑制的投資需求和剛需進入了商住房市場。商住房一般總價較低,在200萬以內,這樣的低總價使其投資屬性強,當時交易也異常活躍。

據李向好了解,之前購買商住房的大多爲投資客,時而會出現一起買幾套房的客戶。但在“3•26新政”後,商住市場猶如踩了“剎車”。

李向好說,大興有一個業主,2013年用80萬元買的商住房,去年急着用錢,90多萬元就出手了。加上裝修等費用,算下來持平就不錯了。他認爲,如果有購房資格,又能付全款,現在應該是商住房抄底的時候。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這個去年90多萬元出手的房子,目前有業主的報價約爲115萬元。而這個房子在2017年最高點時,能賣到160萬元。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二手商住房的價格平均下調超過35%,部分房源甚至價格跌幅超過45%。

  限房價項目“搶走”客羣,商住房由買賣轉向租賃

因爲商住房現在價格低,很多業主因此不急於出手。“半年內能遇到一個賣房的。不僅房源少,買家也少,平均下來,一個月能遇到一個諮詢商住房的客戶。”李向好說。

事實上,在去年上半年,商住房有企穩的趨勢,但是一些低總價的限房價項目入市後,不僅影響了二手住宅市場,還把部分商住房的客羣“搶走了”。商住房限購政策對個人購買的資格要求嚴格,而且不能貸款。現在大興商住房的總價一般在100多萬元,能夠全款買商住房的人,都有能力在大興購買限房價項目。李向好認爲“能買住宅的人,不可能考慮商住房。”如果是他本人,也會考慮買住宅,除非有辦公的需求。

“下家難找,出手難”是目前商住房交易難的根源。據李向好介紹,他認識幾個當年買了大興區魏善莊北京密碼的人,現在想換房都換不了。因爲商住房沒法變現,就湊不上住宅首付。

因爲交易難達成,商住房的交易幾乎停滯,所以北京二手房買賣交易是以住宅爲主。“大多數商住業主都將房子轉向租賃市場。目前,在租賃市場,商住房的地位並不弱,租金也不低,甚至與住宅相差不多。但在以前,一般是住宅的租金價格高於商住房。”李向好說,這兩年大興商住房的租金上漲挺快。

以商住房集中的天宮院爲例,在2017年3月之前,47平方米左右的LOFT月租金爲2400元,到了2017年底,幾乎達到了3000元,現在則在3500元左右。

雖然商住房的交易價格降下來了,不過,租金卻漲上去了,這讓很多業主心裏有所安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這樣認爲,商住的持有價值在提高,從出租角度看,商住房的租售比要比住宅高很多。

據李向好介紹,相同的租金,大興的商住房均價爲2萬元/平方米,住宅卻在4萬元/平方米-5萬元/平方米之間。

對於未來的商住市場,包括李向好在內的很多經紀人都認爲取決於政策放鬆,但政策放鬆就意味商住房價格再次上漲,勢必會觸碰調控的底線。由此看來,商住房還將在租賃市場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