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算了吧,現在有情緒誰還敢往朋友圈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朋友都不愛發朋友圈了。

90後開始消失在朋友圈,許多人設置“三天可見”,生活背後是辛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朋友都不愛發朋友圈了。前幾天無意間想起一個很久沒有聯繫的90後朋友,想看看他最近在幹嘛,於是我打開他的朋友圈,發現他最近的一條朋友圈還停留在前年過年的時候。他並沒有設置「三天可見」,就是朋友圈白茫茫一片,什麼都沒有。

90後開始消失在朋友圈,許多人設置“三天可見”,生活背後是辛酸

以前我和他,還有另外一個同齡朋友經常喜歡聚在一起聊天,分享彼此對一些事物的態度和觀點。當我打開另外一個朋友的朋友圈,他更加乾脆,一條狀態都沒有,直接寫了一句:並不是我屏蔽了你,而是我從來沒有發過。

90後開始消失在朋友圈,許多人設置“三天可見”,生活背後是辛酸

​發了一條微信問他們,爲什麼都不發朋友圈了?

他們很快回復說,沒有什麼原因,就是不想發了,完全沒有發朋友圈的慾望。

這是一個90後逐漸變得沉默的年代,我記得去年的時候,一批又一批90後格式的文章在朋友圈紛紛刷屏。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第一批90後胃已經垮了!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養生了!

張小龍說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後,現在第一批90後連朋友圈都懶得發了。

爲什麼不想發朋友圈呢?

顧忌太多!

發旅遊的照片?

別人會覺得你出去玩一下還要在朋友圈炫耀,誰還沒有去玩過呢,裝什麼裝?

發娃的照片?

你覺得你的孩子很可愛,別人並不見得。“不就一孩子嗎有什麼好發的?” “誰想天天看你家孩子拉屎放屁睡覺啊?能不能不發了?”

發自拍?

一張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臉,充滿着黑眼圈,疲憊不堪,P圖美顏發出去之後,還要被別人Diss 一番,「你這臉太胖了」、「腿太粗了」、「濾鏡開得太猛了」。

發情緒?

算了吧,現在有情緒誰還敢往朋友圈發?要知道你的朋友圈可是有領導、同事、親戚,不小心就會引起誤會,還有你的父母也在朋友圈,你怎麼能讓他們擔驚受怕?

太負能量的東西不能發,太自我的東西不能發,不能曬東西不能曬人,不能亂轉發,不能太矯情,不能…

所以,想來想去之後,早已沒有了想要發朋友圈的心情。

有人說,你可以分組可見啊。

算了吧,分組也是非常麻煩的,索性就不發了。

寫了刪,刪了寫,顧慮太多,最後輸入法都記住了我想說的話,自己想說的話卻不能發到朋友圈,這樣朋友圈還有什麼必要?

朋友圈是最後那一道情緒宣泄的窗口,一旦關閉,很多事情只能默默沉入心底。

《好先生》中有這麼一句話:

「你知道成年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就是成年人需要自己收拾爛攤子。」

當我們還年少的時候,可以任性地哭、鬧,有了情緒可以盡情地發泄。

可是成年人不行,他們只能在夜晚對自己進行簡單粗暴地愈療,然後第二天又裝作若無其事。

正如那句話所說:

「世界上之所以有夜晚,就是留給那些有傷口的成年人,給他們一片可以獨自舔舐傷口的黑,而且不易被發現。」

爲什麼我們戒不掉熬夜?

最根本的原因是夜晚的時間纔是屬於自己的,那個空隙才能做真實的自己,流露真實的情緒。

白天的時間誰敢?

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把表達情緒、展示傷口的途徑給慢慢堵死了。

如果讓他們表達情緒,需要講究時間、場合、平臺,需要小心翼翼,需要確定一個安全的空間,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人生真正的不易,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曾經有人對我說,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誰都想靠近正能量的人,遠離負能量的人。

90後生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80後事業有成,家庭幸福,00後大多還在象牙塔裏面學習,唯有90後是處在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

往前面看,有的同齡人已經月入十萬百萬,開始籌備二胎,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往後面看,父母漸漸變得衰老、多病,而自己卻沒有給他們好生活的能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90後漸漸走向成年人,漸漸走到了而立之年。

在父母眼裏,一些細微的事情都會開始和我們打商量,在外人眼裏,我們已經成爲了社會的主要支撐。

最後,我們終於變成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把許多許多事情都藏在心底。

這是一個90後逐漸變得沉默的年代。

有事情不敢和父母說,怕他們因爲自己的事情而擔心。

也不敢和伴侶說,多年的雞毛蒜皮和爭執過後,現在連架都懶得吵了,更何況訴說?

身邊的朋友也一個個因爲事業、家庭而漸漸疏遠,能夠說話的,能夠出來聚的,寥寥無幾。

我們看着別人在朋友圈活躍無比,看着別人在朋友圈歲月靜好,好像熱鬧是他們的,和自己無關,只能默默點一個贊,然後退出朋友圈。

當這一代90後不再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狀態,不再對別人訴說自己的心情,那就意味着,他選擇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那一刻我們心底有一場海嘯,但你靜靜地,沒有讓任何人知道。

90後發什麼朋友圈?

算了吧!90後不需要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