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站長正式結束跟隨兩岸新媒體參訪團的活動,返回上海。早上看到羣裏虎牙妹已經開始開始和直播團隊進行直播視頻流測試了,今年觀網終於可以正經直播一會,上屆航展離開了我們的施老和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基老師,以及“低清版大領導”炮霸707巨巨這次會給大家獻上一場精彩的長達好幾天的羣口相聲……不過上次參加直播的PU爺,最近沉迷減肥不可自拔,可能就不來參合咱們的直播了。

距離航展還有沒幾天啦,好興奮啊!

最近在參加航展的幾家相關企業那裏聽到一個尚不確切的消息,今年航展上的外貿產品,關於隱身的技術可能要有所限制了,尤其是在無人機方面。

據說,中東某大戶使用我國無人機的時候,和他們使用其他先進裝備一樣,有一些……你懂得……比如PLZ-45開炮的時候車裏只有一個人什麼的……

所以呢,可能操作員老爺一覺醒來,發現沒信號了,無人機不知道飛哪去了,然後問地面雷達,你們有發現我的無人機嘛?

然後……價值幾千萬人民幣的無人機就這麼沒了……沒了……沒了……

起降階段……“雙手離杆”,事實上“彩虹”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都可以不用操縱桿

當然幸運的時候,有些無人機是能自動返航的——但還是擋不住有些沒有自動駕駛功能的無人機,在手動駕駛着陸的時候栽了……

我突然理解爲什麼當初在彩虹公司,在工作人員指導下,“試玩”模擬器的時候,他們再三強調,咱們這起降都是全自動的,設定好以後,手要離開控制檯!……這可能也是爲客戶量身定做的操作習慣……

但反正,只是因爲採用了較多的複合材料和飛行速度較慢,“彩虹”、“翼龍”無人機就幾乎已經成了在防空雷達上隱身的目標,那如果再有一些隱身特性……

當然這個說法我也僅僅是在一個信息來源這裏聽到,試圖和其他廠家覈實了一下,他們都笑而不語表示你到航展的時候看吧——那麼好吧,希望還能有些驚喜,畢竟上屆航展上諸如“雲影”這類的無人機看起來都有一定的隱身設計,你讓它們都給改回去,似乎也不大現實啊,或許是指降低隱身性能?所以到底最後各廠商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設法讓自己的產品合規,還是實實在在的放棄隱身特性,這真的要到時候再看了。

限制隱身技術出口,會限制到什麼程度呢,或許咱們看看今年航展能瞭解個大概

這也提醒了筆者,昨晚還在我們的羣裏表示,其實中國可以提出簽署一個“隱身技術防擴散”條約,來和美國推廣了這麼多年的導彈技術擴散體系抗衡,來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說不定比現在被動的接招更有利。當然了,當場就有朋友表示隱身技術沒有明確的級別和技術門檻,你很難像規定導彈射程、戰艦噸位,火炮口徑這樣來規定隱身技術,反正各大國也不會傻呵呵的輸出真正高級的隱身技術,所以這樣的談判或許沒法用來和MTCR當面鑼對面鼓。

好吧,或許是這樣,但筆者總覺得,其實MTCR現在也是四處漏風,各種擦邊球滿天飛,對於我們來說,只要能限制美國輸出F-35,或者降低出售的F-35的隱身能力,那就是一個很大的勝利了。

畢竟,對於中國未來面臨的軍事威脅而言,美國到處推銷F-35和目前很多國家積極研製彈道導彈是差不多的意思……即讓這些國家在總體實力不及的前提下,有一點還手之力,逼迫中\美使用自己的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才能進行壓制——雖然最後還是會被幹翻,但至少是讓衝突多了一點懸念。就像俄羅斯也不可能指望S-3000導彈能破壞美國、以色列在敘利亞上空的制空權一樣,但至少能讓對手感到壓力。

但不論這個“隱身限制”的說法是否爲真,今年成飛的“雲影”噴氣式無人機、彩虹的大型飛翼無人機(模型)、是不是會出現在展會現場,就頗有懸念了。

目前各國裝備的無人機,除了常規起降方式無人機——需要依賴跑道和地面基地,通常歸屬空軍或陸軍集團軍(美軍的師級)級單位。而陸軍師、旅(美軍的旅、團)級部隊所使用的,通常是不需要依賴跑道的中小型無人機,例如目前我軍目前常用的ASN-206系列,採用滑軌彈射起飛,阻攔網回收。

而這種起降方式,雖然有方便的優勢,但畢竟要依賴專用車輛,仍然不夠靈活。

我們之前報道過,2017年的北京航展上,成飛曾展示一種垂直起飛的新型無人機,讓軍委裝備發展部的領導頗感興趣。據悉,這種無人機可能未來被電網公司用於高壓線巡線任務,如果能夠得到進一步驗證,那麼該機的發展前途可能會很不錯。

而這幾年,軍民融合展等展示活動中,也出現了不少採用四軸無人機原理起飛,然後轉爲平飛的無人機,許多這類無人機的用途也與之類似。

今年,彩虹公司已經透露,將帶採用傾轉翼設計的CH-10無人機參加珠海航展,該機的目標也是這個市場咯。

傾轉翼,大概就是這樣

此外,彩虹公司今年還有完成了實彈打靶試飛的CH-5,以及CH-4D、CH-3B等新產品,這些主要是之前型號的無人機基礎上進一步改裝而來。

除了彩虹公司,當然咱們也不會忘了還有成飛無人機部門,他們的“翼龍”無人機在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果。

“翼龍”無人機作爲航空工業的產品,飛行性能自然要優於強調留空時間和載彈量的彩虹,這也是爲什麼這種無人機更受解放軍空軍青睞——併成爲了我國第一種列裝空軍的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打擊1號”。

除了“翼龍”,咱們上面已經說過,成飛還有“雲影”、“風影”等噴氣式無人機,這些型號的無人機當然有着很高的性能。

站長這次很期待着看到成飛和彩虹的新一代產品。

除了大型無人機,目前國際上還流行一種“新玩意”——就是巡飛彈,巡飛彈實際上是一種多用途無人飛行器,既能執行晝間圖像偵察任務——當然瞭如果裝備紅外傳感器,也可以具備晝夜間偵察功能,這方面,高德紅外的宣傳圖上就出現了帶熱像儀的巡飛彈。巡飛彈另一個重要功能當然是作爲“彈”實施攻擊了,一般來說,現在設計的巡飛彈通常能帶一枚幾百克到2公斤的小型彈頭,足以對人員和軟目標實施打擊——當然由於小型巡飛彈動力大多采用小型活塞機,螺旋槳推進,所以要打高機動性的目標難度可能有點大。

對於未來的步兵班排,可能巡飛彈就和現在的迫擊炮,火箭筒一樣,是很常見的偵察\攻擊手段

又能看到“山對面的情況”,又能進行有限的攻擊任務,而且小巧靈活——一輛步兵戰車可以帶八九枚,一個步兵可以背兩三個,所以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班組無人機的替代品。如果不裝彈頭,也可以回收——對於摳門的解放軍來說這還挺重要的……

目前美國正在積極開發巡飛彈,而我軍目前對此興趣也非常大,基本可以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我軍也可能開始進行相關的競標——那麼今年珠海航展上,巡飛彈必然是各家廠商競標的重點了。

期待着看到各種腦洞。

除了上述無人機硬件方面的進步,中電科集團上屆航展曾展示的無人機蜂羣作戰,今年不知道是不是會有更大的進步呢?值得期待。

今天在高鐵列車上就寫到這兒吧,明天咱們再說說導彈的事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