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魯菜很好喫,點的這些山東菜,有種被騙的感覺,長見識了

魯菜,顧名思義,齊魯地區的菜系,即發源于山東地區,齊魯大地的一種菜系。魯菜是八大菜系中位於北方地區的唯一菜系,同時是唯一自發形成的菜系,相對於其他菜系都是受別種菜系影響成型。魯菜因其大盤,大火烹飪,大醬料的翻炒而成爲八大菜系中難度係數最高的菜系,聽說很好喫,可是點了以後有種被騙的感覺,讓我們來長長見識。

一、論語菜

論語菜,因與《論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得名。論語菜的創設靈感來源於論語,其中包含有多種菜品。其中著名的有冷喫兔,爆姜蛙,耗男魚等等。菜名多稀奇古怪,富有內涵。同時口味以重辣,乾煸,爆香爲主。如圖,可見多粒鮮紅辣椒,透過錫箔紙來烤香,口感多爲乾癟有味,辛辣。

二、山東煎餅

山東煎餅發源于山東臨沂市,是特色的沂蒙紅色小喫。發源於革命時期,爲了飽腹,用粗糧磨成粉末,加水拌勻後攤成煎餅,煎制而成。以量大,便宜,飽腹爲特點。喫法多爲中間卷菜,塗上醬料,捲起來大口吃。口感偏硬,咀嚼較難。

三、論語竹筒糕

論語竹筒糕,孔府宴的代表菜品。糕點小巧玲瓏,獨立裝盤,價格較貴,頗有“中通外空”之感。竹筒糕通常是長條竹筒糕製成以後從竹筒中取出切小塊裝盤,經過這些繁瑣工序後,竹筒香氣所剩無幾,品嚐一下,有點不盡如人意。

四、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聞名全國的魯菜代表作。外形大致相似於一般烤雞。德州扒雞以其色鮮肉嫩的口感聞名,整隻雞出盤,大氣而又適於宴請。傳承工藝追溯到元末明初,但常常喫不到正宗的德州扒雞,讓食客慕名而來,滿懷失望而去。

五、孔府如意卷

孔府如意卷,孔府宴的代表菜品。以其吉祥如意的外形而得名。如意捲入雞蛋麪粉爲主料,捏成如意形,菜品外表顏色金黃明亮,內裏五花肉鬆軟香滑,期待中應是蛋香飄溢,可冒名如意卷居多,常常品嚐過後,一股欺騙之感油然而生。

魯菜是否被過譽了呢?是不是傳說中的美味只存在於口口相傳之中呢?我想,還是需要我們多去發現正宗的山東菜,找到“聽說中”的美味,多見識見識真正的山東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