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再谈起这座千年古镇,会谈些什么?

赶场天络绎不绝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叫卖喧哗,亦或是遮雨又遮太阳的街檐…

现在的老街,零星会有老人走过,深一脚浅一脚的石板路长起了青苔。街檐漏了雨,跳皮筋的小孩已不再,空气都在渲染落寞。

因码头而兴,又因码头而衰,时代前进的车轮终究没放过这里。

01

背起背篼去肖溪赶场

///

“刘老三,客肖qi赶场咯?”时间拨回2013年9月3号,蒙蒙亮的天光从渠江边慢慢照到肖溪老街上,热闹的赶场天拉开了序。

渠江边这座屹立了上千年的古镇,依旧人来人往。

卖菜卖肉的,卖鸡卖鸭的,理发的算命的拔鸡眼的,各路贩子在这里汇聚,各种叫卖和喧哗一声高过一声。

老街街檐下面,麻布口袋撕烂铺地上,就是临时的摊点。才从地里摘下来的黄瓜、白菜,露水都还没有干。

“大娘,一斤二两肉,十二块三,算你十二。”

“又涨价啦,猪肉都吃不起咯。”

大娘硬是把眼睛抵拢,看看秤。吃猪草养大的猪,一点腥味都没有,拿来回锅肥肉都香。

路边上卖的鸭子苗,叫唤不停。买鸭苗一定要拿在耳边听一下,这样听得出来有没有问题。

包皮蛋大爷的摊前,要包蛋的人还排起队。手起蛋落,石灰里一滚,皮蛋就包好了,剩下的就是静待它凝固生花。

罗家屋头风水有问题咯,王家祖上没有积德咯,张半仙和刘大娘的悬龙门阵一摆就要摆一上午。

钟表匠聚精会神的在修理,剃头匠的开水还没烧开,铁匠的火钳早已烫红,刚做好的挂面等待上架风干…

街檐下的茶馆里,赶完场的大爷人手一杯红白茶,早就已经兴起了场伙,手里的长牌上画的是黛玉葬花。

叶子烟的烟聚了又散,夹着湿冷空气霸道浓厚。

榨清油的香飘出来,编好簸箕的大娘刚走拢街上。人声正鼎沸,还好不算迟,肖溪今天的场,倒是闹热。

02

生长于此的老肖溪人

///

这街檐下日复一日的人声鼎沸再寻常不过,鲜活又热闹,在数十代肖溪人的脑海里来回交织,成为他们的专属记忆。

沿街一根根伫立的廊柱,低调沉默地记录着这里的一切,深浅斑驳的痕迹的就是一圈圈的年轮。

老肖溪人从还在爷爷奶奶的后背上开始,就见证了这老街的一砖一瓦。

夏天在屋檐下吃过的冰,放学后在小板凳上做过的作业,一起嬉戏打闹着跳不停的皮筋…

放学后在五颜六色的凉鞋摊上,就着这些颜色鲜亮的凉鞋,小女娃儿就可以讨论好一阵。

家里放养的猫,总是不会跑远,不是在房顶就是在门槛。卖碟子的铺子,承载着娱乐匮乏时候成年人的所有快乐。

还没有等到孙子放学回来的爷爷,就在门口的摇椅上沉沉睡去。

日不当阳,雨不湿衣,所有的市井烟火因为这街檐铺展开来,又随着街檐的颓丕而渐渐远行。

03

渐行渐远的肖溪回忆

///

@江石子鱼

兴也码头,衰也码头。

临着渠江而建的肖溪,年年被洪水淹,经不起历年翻修早已破败不堪。新街修在了更高的地方,年轻人也都出去了。

@江石子鱼

曾经赶场的盛景早就不复存在,街上偶尔有几个老年人走过。一声摩托车的轰鸣,就是肖溪老街上一整天最亮的声响。

@江石子鱼

肖溪东北的冲相寺,香火寥寥。即使是巴蜀地区最大的石窟寺,也因缺乏修葺和人气,越发的破旧和清冷。

@江石子鱼

有些房子大门破败变形,靠着锁门的铁链强硬的拉扯着。

@江石子鱼

临街卖东西的大爷,百无聊赖的坐着。那些曾在门前驻足的小女孩都去了哪里,谁又来得及去猜。

@江石子鱼

祛痣治鸡眼睛的朱牙巴,墙上留着的电话打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接。

@江石子鱼

低头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2019年9月3日。光阴弹指过,回忆也渐蒙尘。

场也散了,人也散了。

PS:文中所有图片,来自@华蓥JIBO、@江石子鱼,谢谢你们用图片留下了无数肖溪人的美好回忆,在此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