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電中國民辦教育機構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樂學985高考夢工廠招生培訓會10月2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不僅有政策解讀、主題演講、大咖論道,還包括優質教育項目發佈、成果展示、資本對接、招生培訓等活動。

此次參會人員包括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優秀教育企業家、校長等300人,就教育有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會上,樂學九八五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梁尚總做了主題演講。梁尚總介紹,目前許多民辦教育機構項目存在多而不精、項目少而不專等問題。針對此,他提出了個人建議:找資源、補充資源、資源整合利用到自己的項目當中。他認爲,“賦能”的核心要點是“先利他再利己”。“利己”是過去的商業邏輯。但現在這種邏輯顯然行不通。在這樣一個全面連接的時代,是否擁有主動連接功能與資源配置系統越來越重要。未來,只有營造共生共贏的生態文化,才能促進教育機構自身的成長。

那麼,在選擇資源、對接資源時應注意幾個方面?梁尚總指出,一是找高端產品資源時,自己沒有渠道或者沒有能力開拓渠道的,不要輕易對接。二是自己有產品找渠道時,對方只是跑單幫,沒有團隊的不要輕易對接。三是“沒有質量就沒有一切”。沒有高質量保證的產品不要輕易對接。四是對接的產品要在當地有絕對的優勢,保證唯一性、壟斷性,需要強烈的區域保護意識。五是隻是兄弟姐妹口頭上的承諾,沒有白紙黑字的簽約確認的資源不要輕易對接。六是投資大、回報週期長、非剛需,雖然預計前景可觀,但這樣的資源也不要輕易對接。

“資源有很多,也可以共享,前提是共享前要做好準確判斷與對接,才能產生共贏,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否則,正能量的‘賦能’就變成了‘負能’。”梁尚總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