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發的這樣一條狀態:上週末,跑了一百公里越野,本想能瘦幾斤,結果卻胖了4斤,扎心了有沒有?

是不是很多跑友都有類似的經歷,累死累活地跑個全馬,本想怎麼也可以瘦個兩三斤,當天跑完回去一稱是輕了一些,滿心歡喜,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一稱,體重居然漲了好幾斤,甚至超出原來的水平,生無可戀、累覺不愛呀~

難道跑馬減肥是個謊言嗎?其實,一場馬拉松賽前後的體重變化,沒你想象的這麼簡單。

1. 賽後幾天體重上漲,不一定就是長肉了

賽後1-3天內,如果體重突然反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身體內的糖原和水分的恢復和儲存。

(1)水分的儲存

馬拉松比賽後,選手們幾乎都會出現輕微的脫水,即使你逢站必補,每次也就喝100多毫升的水量,也不能完全補回脫水量。夏天跑馬流汗最多,賽後身體脫水量最多可達到體重的4%,也就是說你減掉4-5斤水的重量,是正常的。

當比賽結束後,我們常常會通過飲水、飲食等方式來補充水分,體內的水分基本在1-2天內可恢復,也就是說賽後一兩天,體重反彈幾斤,不用驚慌,增加的可能是儲存的水分。

(2)糖原儲存

跑下一場馬拉松,人體需要燃燒大量的糖類來提供能量。糖類在人體內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貯存在肌肉和肝臟中,肌肉中糖原約佔400克,肝臟中約爲100克,總量達到500克左右。馬拉松水平越高的人,糖原儲存能力更強,體內糖原總量還會更多。

在賽前一週,我們常常會增加食物中碳水的比重,讓身體儲存糖原以備戰比賽。然後一場馬拉松下來,身體的糖原基本被耗盡。在賽後,強烈的飢餓感會讓你食慾大開,糖原會快速補充,甚至還會“超量恢復”,超出原有水平。

所以,賽後增長的體重有一部分是因爲糖原的補充。

(3)糖原的儲存還同時結合了一部分水分

因爲身體在消耗糖原的同時,也消耗一部分的水,所以身體會按照 糖原:水=1:3左右的比例來儲存水分,以備糖原消耗。

也就是說,假如你身體儲存了500克糖原,還要再儲存上3倍的水,總重量達到了4斤的重量增加。當你賽後糖原得到補充和恢復時,這部分水分也會補充回來。

(4)水鈉瀦留,身體浮腫,體重猛增

今年5月,小編去跑了場秦皇島馬拉松,當天天氣最高溫二十四五度,還一路暴曬,熱熱熱熱熱……一路汗流不止。第二天週一早上去上班,身體沒有啥異常,可下班回去後發現腳和小腿有點腫,稱了一下體重,竟然比賽前重了6斤,嚇得我,趕緊打電話問了一位當醫生的朋友。

朋友告訴我,當然是高溫跑馬惹的禍。由於當天高溫,加上劇烈運動,過量出汗,電解質紊亂,血液會比平時變得更粘稠,身體的代謝器官負擔加重,代謝出現異常,導致水鈉瀦留,出現水腫,體重異常增加。

小編體重只長了6斤,算是好的,小編的一個朋友在30度高溫天跑了50公里越野,幾天後體重增加了13斤,腿腳浮腫!!!

這是身體做出的應激反應。當人們在高負荷運動後,身體突然受到了不良刺激(比如出汗嚴重,身體脫水;能量消耗大,出現強烈飢餓感),身體的保護性機制就會被啓動,當我們賽後恢復飲食時,身體會過量儲備水分、糖類,同時也會降低代謝率來儲存更多能量,以防止接下來不良刺激的再次產生。

不過,也不要過於擔心,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需要適當減少飲食中鹽的攝入,減少飲水量,最好平臥好好休息,以便將體內過多的鹽、水有較多排出。小編就是每天下班後乖乖回家躺着,過了三四天,身體的腿腳的浮腫,逐漸消退,體重也恢復到賽前了。

所以,綜上所述,賽後幾天體重變化的原因首先應該不是脂肪的變化,而是體內糖原和水分儲量的變化。因此,你的體重經過一場馬拉松賽後先輕掉幾斤、再反彈幾斤,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二、賽後一兩週,體重還漲了?

那你有可能是真胖了

但是,如果在賽後一兩週,你的體重反而比賽前重了,那你就要反思了:是不是賽後喫的太多、太好,是真的長肉了?

比賽結束後,我們常常會胃口大開,毫無節制的喫下很多高熱量的補給,加上難得以馬拉松名義來聚會,大家都會放心的喫大餐,肆無忌憚的享受美食帶來的愉悅感。賽後回來,我們也常會對自己特好,總覺得多喫點沒關係,同時由於賽後疲勞,運動的慾望大大降低,一週下來,攝入的卡路里就會大大超過你消耗掉的,就容易轉化爲脂肪積累。

所以如果一兩週後,體重增加了,那你真的有可能是胖了,長肉了!

賽事組委會合作:makongduoren002(微信號)

搜索微信小程序跑步衆議院,可第一時間瞭解跑圈最新資訊

更專業的跑步裝備,戳“瞭解更多”即可一鍵購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