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問題能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也強化了孩子對幼兒園的快樂體驗,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去幼兒園了。另外,如果家長放學接孩子時,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對幼兒園有牴觸情緒,我們可以先不談幼兒園的事情,而是聊聊其他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

轉眼間,幼兒園開學已經有一個周的時間了,孩子們也逐漸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但很多爸爸媽媽卻十分擔憂,生怕寶貝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因此,一天的幼兒園生活結束之後,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就開始詢問孩子各種問題。

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各位爸爸媽媽們知道嗎,接孩子放學回家時的聊天內容,可是會對孩子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呢...

不同的話語,不同的影響

舉個例子,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受到“欺負”,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但如果家長總是忍不住這樣問:

“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嗎?”

“有沒有人欺負你?”

“今天早上遲到了,老師兇你了嗎?”

這樣的談話方式會讓孩子奮力回顧這一天所有不愉快的事情:

誰欺負他了、誰搶他的玩具了、老師是不是批評他了...這就等於引導着孩子去回顧那些不好的事情。

這不僅會讓孩子抗拒去幼兒園,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社交恐懼、行爲退縮等後果,對孩子的一生都將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如果我們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今天有沒有交到新朋友?”

“做的真棒,老師有沒有誇獎你?”

“今天遲到了,那明天我們早點去幼兒園,讓老師刮目相看好嗎?”

這樣積極的詢問方式,會使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嚮往,自然也會更加願意去幼兒園、愛上幼兒園的生活啦!

第一句話一定要這麼說

1.用積極肯定的話語來引導孩子的愉快心情

●“寶貝今天也乖乖聽老師的話,真棒!”

●“哇,幼兒園裏原來有這麼多好玩的遊戲呀,真羨慕!”

2.不說命令、否定、恐嚇的話

●不聽話就讓老師把你關小黑屋!

●再哭媽媽明天就不來接你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3.話題的着入點小一些,以免太籠統,孩子不知如何回答

● 美術課上做了什麼呢?能讓我看看你的作品嗎?

● 幼兒園的午飯是什麼?哇,這麼豐盛?

● 今天和小夥伴做什麼遊戲了?能跟媽媽說一說嗎

這些問題能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也強化了孩子對幼兒園的快樂體驗,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去幼兒園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外,如果家長放學接孩子時,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對幼兒園有牴觸情緒,我們可以先不談幼兒園的事情,而是聊聊其他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

● 你最喜歡那部動畫電影后天上映了,想不想去看?

● 最近天氣這麼好,週末去公園玩吧!

● 晚上想喫什麼?我們可以起一起去買菜!

調動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先開心起來,等到回家之後,再慢慢引導孩子說出情緒低落的具體原因。

家長接孩子時的小細節很重要

1、不要總是最後一個接孩子

家長早來接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而且調查數據顯示,經常被早接走的孩子會更加自信。

2、儘量走路回家

如果時間和距離都比較合適,希望家長和孩子走回去,尤其初秋氣候宜人,和孩子一路欣賞沿途風景,還能鍛鍊身體,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一舉多得。

3、不要“甜水等待”

家長最好不要帶着各種飲料或零食等待孩子放學,這樣不僅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食,更危害健康。

4、家長要主動溝通

家長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主動與其交流,既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開學後的新生活,也悄悄的拉近了親子距離。

圖片來源:攝圖網

教育無小事,接孩子放學也是一門學問。

孩子越小,家長對他們的影響越大,希望我們通過良好的家園合作,攜手共進,幫助孩子平穩度過入園焦慮期,讓他們健康成長,盡享童年美好。

培根幼教是一家專注於幼兒園教育的新媒體公司,致力於打造涵蓋園長、幼師、幼兒、幼兒園家長的新媒體矩陣。旗下微信公衆平臺有:園長傳媒、好幼師、培根幼師、幼兒故事盒子、幼教傳媒等,覆蓋全國約100萬幼教人羣,持續傳播優質原創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