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第一件事思公主之死,绝对多数人都说这是武则天所为,《新唐书》、《资治通鉴》甚至直接说“昭仪潜扼杀之”。武则天入宫,投诚王皇后,两人一举拿下萧淑妃。

文/史小二记

后妃争宠,这在历朝历代宫廷之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说是宿命。而最为出名的两个女人便是吕雉和武则天。

对于吕雉,我们知道,她pk戚夫人,两人的争斗点一是刘邦的宠爱;二是太子之位。如男人间的争斗,成则王,败为寇。戚夫人败,在刘邦死后为人彘,连同儿子刘如意,一同下地狱。

吕雉狠毒可见!几百年后,复制吕雉行为、比肩她的狠毒的人再次出现,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情敌是萧淑妃和王皇后。当然了,必须明确两点:

第一,王皇后坐靠世家门阀,无论是宫廷还是外朝,支持的人多,尤其是外朝。相对来说,武则天则弱得多。何况王氏为正宫皇后;

第二,以武则天的性格,简单说是不安分,往大说,为有野心,不甘长居人下之人

李治当上皇帝,和他关系不清不楚的武则天进感业寺。后宫中,率先开战是萧淑妃和王皇后。两人之间,失败的人是王皇后。得知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后,王皇后引入外援,以分萧淑妃之宠,李治顺势而为,进而才有武则天入宫的机会。

武则天入宫,投诚王皇后,两人一举拿下萧淑妃。而且,武则天通过“下辞降礼”的方式“以事王皇后”,加上王皇后从中说话,在李治面前美言。武则天也来事,“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刻意奉承李治。

所以:

未几大幸,拜为昭仪

从此,萧淑妃退出。前门拒狼,后门入虎,王皇后尴尬,武则天与之开战。后宫正式迈进王武争斗局面。《唐会要》记载:

良娣、王皇后协心谋之,递相僭毁,上终不纳

这种局面处于平衡状态。武则天进一步发展宫廷势力,直到这件事发生,平衡打破,李治“有废后意”。又因这件事,李治废后。

究竟是哪两件事呢?

第一件事,武则天长女安定思公主突然死了;

第二件事,皇后“厌胜之诬”;

关于第一件事思公主之死,绝对多数人都说这是武则天所为,《新唐书》、《资治通鉴》甚至直接说“昭仪潜扼杀之”。准确来说,思公主为“暴卒”,或人为,或偶然,或……总之,她死了,并且王皇后成功“背锅”。

但武则天计策失败了,为什么?证据缺乏。王皇后前脚来看望公主,后脚刚走,公主就死了,王皇后所为?直接证据呢?既然没直接证据,那王皇后有罪吗?废后不可能,倒是有可能削弱其势。

于是,第二件事便发生,目的在于彻底扳倒王皇后。为顺利升后,避免突兀,武则天谋取宸妃之位,以过渡。

皇后之下,设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既然没武则天的位置,那就另设。因此,“宸妃”称号诞生,如同当年李世民的天策府上将。

李治同意武则天晋升宸妃,但外朝不支持。武则天不气馁,反而越发积极。迅速对外朝展开拉拢和争斗工作。

最终,武则天为皇后。《新唐书》、《旧唐书》交代萧淑妃和王皇后结局,史载:

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

萧淑妃、王皇后落幕,后来又冒出国姝贺兰氏。姝意思是美丽,国姝则是倾国倾城。贺兰氏不认识没关系,她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之女,武顺死后,贺兰氏封为魏国夫人。

而她的结局,是被“毒杀”。

魏国夫人

最后,史小二记只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史记》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