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可怕的會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或者年邁的父母。對於父母而言,打孩子不需要任何成本,打別人的話,別人還會報復。

文|好孕姐

人們常說,這世界上,只有狠心的子女,沒有狠心的爸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父母只會嫌自己給的少,從來不會說愛孩子愛的太多。古人說:愛之深,責之切。因爲太過於愛孩子,有時候就容易把握不住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會上手打孩子。

朋友家的孩子很調皮,很貪玩,有時候好好說話,孩子都不聽,就會下手打孩子,把孩子打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每次打完孩子,朋友會跟心疼,孩子哭她也哭,比自己被打還難受。但是下次孩子犯錯的時候,朋友還是會下手打孩子,她也知道打孩子不對,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在那了,就還是會故伎重施。

其實有不少這樣的父母,在氣頭的時候,沒控制好自己就對孩子動粗,可是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是很心疼,不該打孩子,並且心裏暗暗的說,不再打孩子,可下次依舊還會打。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爸爸媽媽?打完孩子很心疼,可下次還會打的真實原因很扎心。

一、打完孩子很心疼,下次還會打的原因

1、父母的心理創傷

心理學家認爲:如果一個人總是重複一件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因爲心理傷害導致的。因爲自己曾經被爸爸媽媽打過,知道打孩子會讓孩子很受傷。但是在孩子調皮搗蛋,自己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會打孩子,但是自己清楚的知道不可以打孩子。兩種矛盾的心理交織在一起,打孩子後會很後悔。

2、潛意識覺得孩子不打不聽話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在情緒占主導地位,理智佔下風的時候,父母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這時候自己學的育兒知識,不要打孩子的這些話,自己都是不記得的,腦子裏是空白的。在這種時候,經歷過的就比知識學到的深刻,父母就是打自己的,孩子不打就不聽話,所以就會選擇打孩子。

這就是自己原本不記得的事情,在特定的場合又能想起來。其實不是不記得,那些事情安靜的躺在自己腦子裏,只需要一個契機,就可以想起來。這也警告我們的父母,愛孩子不是去傷害孩子,而且,那些對孩子做過的事情,都存在孩子的記憶裏。

二、打孩子給他帶來的傷害

1、親子關係疏離

如果有一個經常打自己的父母,和他們的關係怎麼能好起來,只能是越來越差。月月的媽媽脾氣不好,總是很暴躁,動不動都會打她,打完看到她身上的傷痕又跟她說對不起。她很愛自己的媽媽,也知道媽媽深愛着自己,但是就是和媽媽親近不起來。媽媽的脾氣太多變,不高興就會打她,這讓她特別沒有安全感。媽媽經常打孩子,也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

2、孩子對父母充滿恐懼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女孩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都很疼愛弟弟,對她非打即罵,還說她是“賠錢貨”。長大之後,父母看到她的好,對她的態度也緩和了很多。但是她每次見到自己的父母,心裏就會打顫,害怕自己被打,父母一抬手,就覺得要打自己似的,對父母充滿了恐懼。

心理學家有項研究表示:如果小時候孩子不能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長大之後也不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孩子對父母充滿了恐懼,看到父母生氣就嚇得瑟瑟發抖,這樣的孩子不會有父母有親密關係,長大之後還是會活在被父母打的恐懼中,說不定還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3、跟父母反着幹

兔子急了還咬人,孩子被父母管控的太厲害,會形成反彈。而且有的孩子喫軟不喫硬,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你越打他,他就越要把事情做到底。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可能會產生以暴制暴的想法,你打他,他就到你。更可怕的會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或者年邁的父母。

三、父母應該這樣做

1、父母要學着剋制自己

想打孩子的時候,給自己心理暗示,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好好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希望父母打自己嗎?要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嗎?自己不是最討厭用武力解決問題的父母嗎?然後告誡自己,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去打孩子。

2、父母要學會放寬心態

孩子是在犯錯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讓孩子犯錯,等於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不喫飯,餓他一頓就喫了,孩子非要做一件事,就讓他做,自己知道錯了纔不會去做。父母說的經驗,永遠不會讓孩子停止自己去探尋的腳步,只有他自己從失敗中總結的經驗,那纔是寶貴的財富。父母不妨放平心態,讓孩子喫些苦頭,自己就明白了。

對於父母而言,打孩子不需要任何成本,打別人的話,別人還會報復。可是打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會還手,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難免打孩子。但是卻忘了,自己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的人,等自己老時也會遭遇這樣的事情。

既然打孩子的時候會心疼,下次就不要打了,父母要學會看淡孩子的錯誤,放平心態。

相關文章